活動訊息 2021/01/21
【鬧洞房囉!】2.4 知音分享會
活動訊息 2020/12/15
【知音分享會】做個美夢跨好年
活動訊息 2020/11/20
【青暝看花燈】11.26知音分享會
聲音很好玩,於是我們都愛聲音的遊戲。在多媒體器材出現前,人們主要是以說、唱,來玩聲音,經過口耳相傳,便成了族群內部...
1930的臺灣唱片界,除了流行歌以外,還有說話類唱片,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笑詼」*(tshiò-khue,「笑話」之意...
1906年,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聘請美國哥倫比亞公司來臺錄製2張唱片,內容是後藤自己編唱的詩歌—〈新高山〉(...
一整個20世紀,我們幾乎都以圓盤狀的「唱片」來收存具有時間性質的聲音。透過轉動創造時間,再以針頭的讀取,擷取資訊,...
普遍所知,臺灣本土創作歌謠起始於1930年代的唱片歌曲,事實上,1921年起風起雲湧的本土文化改造運動,便開始出現新創...
早在19世紀末期,世界唱片工業的發展使得音聲演出打破以往僅能現場表演的時間與空間限制,成為可以由機械複製並重現的時間區...
鄧雨賢(1906~1944)生於桃園龍潭,畢業於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曾任公學校教職,並於1929年赴日本學習作曲。...
江文也(1910-1983,原名江文彬)生於臺北大稻埕,祖父自福建永定到臺北三芝開墾。父經商,母鄭閨喜愛南管音樂,6歲...
在臺灣近代音樂發展歷程中,流行音樂家許石(1919-1980)製作發行的《臺灣鄉土民謠全集》,堪稱是本土音樂製作的代表...
純純是誰? 相較於中國的周璇,日本的李香蘭,台灣似乎沒有給上世紀30年代紅遍本土歌手純純一個等同於天后程...
隨著時間的汰換、技術的革新,聲音文獻能保留至今並為現代所用者,多半是流行音樂市場的遺留品,更多普及於世、甚至是...
1933年2月,汪思明灌唱並主導發賣的《時局口說:肉彈三勇士》唱片上了報紙,被認為歌詞內容有詆毀戰場英雄的嫌疑。這是臺...
日治時期「臺北放送子供唱歌隊」初探-以灣生中村ヤウ子與中田芳子的個人體驗為例-陳怡如神戶大學國際文化學(藝術文化專攻)博士、譯者1、前言本文以中村ヤウ子與中田芳子兩位灣生女性,在1942~1944年間參加「臺北放送子供唱歌隊」(以下簡稱臺...
社區感、移動生命、與族裔聲音敘事的交織:產製【師大的故事ShidaStories】PodcastWebbingCommunityFeelings,MobileLivesandEthnicNarratives:TheMakingofShid...
我與BL廣播劇的相遇相知作者:王千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生)在枯燥乏味的通勤路上或夜深人靜的孤寂夜晚,閉上眼睛聽著從耳機傳來此起彼落陌生男子的聲音,他們在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不禁惹人想認真的聽下去,此時腦海中也開始配合著不同...
夏天的代誌聲音市場裡的語言變動作者: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作為在博物館的工作的我,得接觸第一手的文物史料,特別是臺灣歷來遺存的聲音史料,實在很幸福的事。不過,基於個人有限的語言能力,能理解判讀的範圍相當有限,關於不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