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唱片聽臺灣人二戰的防空記憶
在二戰時期,原本娛樂用的唱片也成了服務軍國主義的媒介,尤其在1930年代,在日本積極向外侵略、發起戰爭後,日本以「國民精神總動員」為目標,將臺灣納入戰爭動員的一環。此時連台語流行歌都逃不過奉公愛國的命運,被改編成軍歌,用以鼓舞臺灣人加入戰局、效忠天皇。不過,沒到前線戰場的臺灣人呢?其實二戰中與平民有密切關係的關鍵詞,莫過於「空襲」與「防空」。
展現空戰實力的大外宣唱片
其實在1930年代,日本在空中戰局還頗佔優勢,還用唱片來展現空戰實力。1939年發行的〈征空行〉,歌頌日本飛行部隊如何深入敵營中國,發動空襲,殲滅敵方。唱片另一面為〈世界一周大飛行之歌〉,是由日本的一家「每日新聞社」提出環遊世界的計畫,向海軍借用一隻陸地攻擊機,取名為「ニッポン」即「日本」。這架飛機在8月26日從羽田空軍基地出發,飛往南美洲,訪問南非、南歐,包含義大利、伊拉克、印度、泰國等國家,在10月20日回到東京。用意在向世界宣告,日本飛行部隊能有不被打下來,完成環球飛行任務的實力。
聽唱片學躲戰機
到戰爭後期,此時的防空宣導,更著重於辨識戰機、即時避難的觀念,也表示日本逐漸從進攻方成為防守的角色。1944年由黑澤平八郎編的臺灣防空讀本附錄,便有敵機種機型及標識海報。同年發行的唱片〈新司令部偵察機〉與〈偵察兼爆擊機〉,錄製偵察機和轟炸機離地面三千公尺、五千公尺、八千公尺時不同高度的聲音,用意就是要教民眾辨識轟炸機的聲音、距離、高度,才能即時通知街頭巷尾躲避空襲。
防空防災一聽就會
1943年發行的〈奉公防空群的歌〉傳播相當廣泛,這首歌清楚表現身為平民百姓的任務。歌詞描述,在防空警報響時,不可用火、不可露出光線,要趕緊帶著飲用水,導引老人與小孩去避難。如果遇到燃燒的汽油彈,必須裝入有沙子的水桶,並適時地滅火。
所謂的「防空」,其實衍生自消防防災的訓練,人民在空襲後,必須主動協助滅火,避免火勢蔓延。當時政府除了加強學校教育,也舉辦防空展覽會、放送防火電影等活動加強防空宣導,亦並以家庭為單位編列為「防空群」,發放民間宣導手冊。臺灣防空思想普及會、大日本防空協會臺灣本部都發行過《臺灣防空讀本》說明防空基本架構、燈火管制。從吳新榮醫師的日記也可以得知,防空訓練在戰爭爆發後密集舉行,空襲次數越來越頻繁,修築防空壕、「疏開」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疏開(soo-khai)」讀做臺語,是來自日語「疎開」(そかい),意思是躲避空襲,疏散到鄉間。
邊聽邊跳才記得住?用音聲帶動身體與精神動員
〈奉公防空群的歌〉不只可以唱,還能帶動跳。歌單上附圖描繪六個動作,主要是以拍手及足部輕點,帶動民眾配合歌曲反覆跳舞步。這些動作對防災或許毫無幫助,卻是以音聲進行身體、精神動員的絕佳例子。
1930年起,臺灣的廣播電台一早便定時播放收音機體操,而學校、各州郡也常在舉辦運動會時集體跳收音機體操。群體聽從指令做出整齊劃一動作,以音聲帶動身體,訓練效忠國家、奉公愛國的概念,正如訓練軍隊一般,方便在必要時期,對國民進行精神總動員。這些特殊唱片重新轉起,當年身體與精神動員的情景便油然再現。
推薦聆聽
珍藏史料
〈奉公防空群の歌〉、〈楽しい奉公班〉之歌單
這是二戰期間發行的防空教育唱片,配合歌單描述動作,可以跳體操作為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