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安憨子弟,北管唱片初體驗
「稻江八大軒社」為大稻埕地區八間早期創設的北管館閣並於霞海城隍聖誕遊街遶境,分別為靈安社、平樂社、共樂軒、新樂社、保安社、雙連社、明光樂社、清心樂社。其中,靈安社創建於清.同治十年(1871),至今已逾150年的歷史,為台北地區最古老的北管軒社,不僅擁有完備的北管音樂教習以及傳承百年的神將,更是目前唯一保留傳統、遵循「梨園登台」呈現子弟戲的館閣。然而,靈安社除了是北管活國寶之外,更是日治時期北管唱片錄製的佼佼者,當時就表明「子弟」灌錄【乙江風】、【玉芙蓉】等牌子曲目,這更可理解其子弟在當時的風光模樣。
出將入相──士農工商群聚
「入吾門,公侯將相;出師宮,士農工商」這是一句流傳在北管子弟之間的俗諺,意指進入師門登台唱戲可以是天子公侯、王孫貴族,但走出館閣後人人平等、販夫走卒。昔日台灣的北管館閣多有上棚演出,由館內成員獻藝,不看藝術造詣而是以「誠」為重,平日裡的市井農販在戲台上化身為天子朝臣,不僅能夠享有登台榮耀又可對社團有所貢獻,自是投入相當徹底,時被戲稱為「憨子弟」,由此視其執著與情深義重。
然而,早年經濟狀況不佳,除糾集眾人出力參與出陣、登台唱戲,更需有一群出資支撐社團的資本家,靈安社在籌備初期即由多位大稻埕富商鑑於霞海城隍老爺出巡少有威嚴。如今,我們依然可藉由靈安社現存先賢圖列名者得窺一二,無論是戰前的大稻埕茶商陳天來,又或戰後擔任民間遊藝協會理事長的施合鄭,在在顯現北管社團的憨子弟不僅是市井小民,亦是需要來自各行各業、共同扶持而成的民間藝術。
北管鑼響──子弟藝術工作
台灣各地的北管社團對於地方社群而言主要有三大重要活動,分別是迎神出陣、音樂排場、上棚獻演,靈安社在同治年間開館後自從基隆地區敦聘北管「福祿派 」先生擔任教席。
早年,北管社團在鄉里婚喪喜慶的重要角色,可能是喪葬禮儀中的哀戚淚滴,也可以是廟會慶典的鳴樂開路,成為生命儀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授徒訓練為村莊服務成為軒社最重要的習藝內涵之一,靈安社即是在霞海城隍聖誕扮演著相當重要的開路、迎神任務。然北管除在民俗禮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之外,根據文獻記載,自1914年由日本蓄音器商會製作、發行台灣第一張唱片之後,一直到1926年,商業唱片興盛起,歌仔戲唱片的銷量持續名列第一,再者就是北管唱片,這跟當時的生活娛樂有著密切關連。日治時期,台灣時以北管戲及其音樂作為慶典儀式使用,仕紳名人則雅好京劇,在大稻埕一帶從業的藝旦們則會配合酒客喜好而學習南管、北管(亂彈)、京劇、崑曲等各式南腔北曲。
二十世紀初臺灣日治時期,隨著政治穩定,藝文開始蓬勃發展,遂開啟戲曲唱片產業的發展,1910年代中葉,日本蓄音器商會(日蓄)認為臺灣是一個新興市場,便著手整理臺灣傳統音樂,隨後錄製相關唱片,引領後續戲曲唱片的出版。有此先例之後,許多唱片公司也看準商機紛紛招集各路藝旦、名伶灌錄北管戲,又或者直接邀請北管軒社以「子弟」為名灌錄唱片,無論是熱鬧的扮仙戲、鬧廳音樂,如【乙江風】、【玉芙蓉】,又或純正音的戲曲對唱,如靈安社當時灌錄的〈燒窯〉、〈送妹〉,這也再次驗證即使歌仔戲於20世紀崛起,依舊難敵北管音樂(戲曲)在民間的影響力。然而,在戰後台灣社會走向都市化,靈安社於民國50-70年間仍有持續灌錄北管唱片,但大多是提供布袋戲後場使用、民俗陣頭、喜事鬧廳的類型,然後來傳統習俗逐日消散加上政府管制民俗祭祀,使得靈安社在民國70年代不得不解散北管團練,直到民國99年重整開館。
重整旗鼓──子弟傳承路途
眾所皆知,北管音樂大致上可區分為梆子系統的福祿派(又稱古路、舊路)以及皮黃系統的西皮派(又稱新路),但其實還有分不同地域性的「氣口」,靈安社早期由於是傳承基隆東北岸一帶的館閣風格自是有所承襲,直至民國70年代改邀人稱馬鼻先的蔡文成 老師指導,才創造出屬於台北的氣口。自民國99年恢復團練後,團內子弟為感念先賢,於是再次聘請曾任靈安社館閣先生 蔡文成之子蔡明龍指導團員練習,這對於靈安社而言,無異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脈絡傳承。
此外,在過往年代裡,軒社之間壁壘分明,但靈安社除維持福祿派鑼鼓、曲牌也兼習西皮派牌子,形成「雙教(siang-kah) 」之特色,不僅帶給團員精進音樂的能力,更有利於在不同派別北管軒社「交陪」時靈活運用,間接創造出新時代的音樂交流。
憨實精神──子弟風華永存
北管軒社的內涵除音樂排場、請神將之外,至關重要的另一項活動即是展現子弟心力的「上棚」;復館後的靈安社也分別於民國108年(2019)大稻埕秋穫季演出扮仙戲《大醉八仙》、民國109年(2020)籌辦創社150週年登台獻戲《出京都》的演出,透過眾人之力成為臺北地區少數可不靠外界支援,獨力演出扮仙戲與子弟戲的北管軒社。
如今,我們或許難以想像過往子弟們上棚扮仙、演唱粉墨登場的盛況,但也可藉由台博館內典藏號2022.005.0069由日蓄飛鷹發行的《子弟:燒窯、送妹》10吋蟲膠唱片聆聽到在日治昭和時代那群熱血子弟們首次進到錄音室的成果作品,在我們聽來可能有些音訊不佳,但卻是無比感動,無論是官話咬字、唱曲旋律、念白對話,讓我們彷彿重新回到100多年前站在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前觀賞一齣由靈安社現場公演的北管大戲般精彩。
除戲曲之外,靈安社的北管排場更是令人讚賞且激昂,我們透過館內另一張典藏號2022.005.0082由利家唱片公司發行的《子弟:玉芙蓉、乙江風》10吋蟲膠唱片,聽到屬於北管福祿派的古樸之風,然而我們細細解析,其中〈玉芙蓉〉屬於單曲聯章體裁吹牌,通常稱為「牌子pâi-tsí」熱鬧程度非凡常見於嫁娶等場合吹奏,而〈乙江風〉同樣為牌子,則常用於戲劇演出,如將帥出兵、收兵等情節,或在敬神、謝神之時演奏,實能藉之看見日治時期北管子弟團偏愛的樂曲及音樂內涵。
戰後部分,館內則收有1967年1月由龍鳳唱片為靈安社灌音出版並標記著謝神專用唱片【福祿壽喜】(吳三連中心林漢章、件號0104),與前述兩者不同,此片以「謝神」為標題,聆聽起來自是與先前的戲曲娛樂性不同,比較偏向於祭祀、迎神的肅穆莊重之感,顯見在戰後初期靈安社依然存有相關的音樂灌錄與樂曲演出工作,對於昔時實屬不易。
走過百年的靈安社,以完備制度與精熟技藝帶領著子弟們在日治時期迎接裕仁皇太子、戰後雙十國慶遊藝/光復節遊行,甚於民國64年由文化學院邱坤良教授帶領大學生扮戲演出,後獲教育部頒授薪傳獎盡顯精彩樣貌,惟惜因都市化、政策影響逐漸沒落蕭條。所幸子弟古道依存,近年成功傳習,試圖將傳統戲曲藝術往下扎根,使得無形文化資產熠熠生輝,帶領北管走向下一個百年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