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音聲一百年
:::
首頁 > 研究分享 > 起跤動手鬥鬧熱《林投姐》(中)@2025.07 知音分享會
字級

起跤動手鬥鬧熱《林投姐》(中)@2025.07 知音分享會

類別: 活動報導

日期: 2025/07/08

點閱數: 23

 

起跤動手鬥鬧熱《林投姐》(中)@2025.07 知音分享會

 

南渡策室 參與紀錄

 

七月的知音分享會非常熱鬧,實習生、志工和老師們,形成三代齊聚的場面。音聲徵集的部分,先由裕元老師分享黃金田前輩的創作,黃金田是南投人,擅長將民俗記憶描繪下來,也曾出版過暢銷書籍《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Ⅹ現代生活曆》,其創作〈台語六種打人動作發音〉與〈台語九種動作發音〉,當初黃金田繪製時,教育部標準化的正字系統都還沒出生呢,於是需要知音分享會的大家集思廣益,從圖中的線索找出最可能的答案。

 

裕元老師身體力行推敲起台語動詞

 

《台語六種打人動作發音》圖中的「槓、弄、佋、疊、[卒刂]、[叕舀]」六個動作,經眾人討論後,應為:摃(kòng)、挵(lòng)、捎(siāu)、揲(tia̍p)、捽(sut)、tsô,豐富的動作引起眾人分享自己所理解的語境。捎,形容用比較大支、比較紮實的物品打擊;捽,則是相對小支、輕的物品,在圖中小朋友拿著竹條木端繫著繩索,判斷應為捽;揲,則是打下去有響亮的聲音,例如拿尺拍打;最令人困擾的是[叕舀]一字,眾人推敲許久,新化大哥推測可能是 tsô或是tsâu,目前字典查無對應的漢字,據新化大哥所說,是拿棍子用力撞,又比挵多了旋轉的巧勁、瑩秋姐則形容是面積更大的打擊。

瑩秋姐也加入生動的動詞討論

 

還從圖中延伸討論到「秀梳仔」(siù-se-á)、「掃梳笒仔」(sàu-se-gím-á),指構成竹掃把的細竹子,新化大哥進一步解釋「笒」,是指整叢的其中一支的量詞;關於量詞還討論到香蕉的量詞,如果是一根香蕉,可以用一莢(ngeh)、一子(jí),如果是一串香蕉則會用一枇(pî)、一長串則會用一弓(king) 。

書正老師當然也不例外,一起研討台語動詞

 

另一幅《台語九種動作發音》「㯶、捻、拵、踢、?、坔、僤、拁」,根據眾人推敲後,推論出:摠(tsang)、捻(liàm)、拵(tsūn)、踢(that)、拐(kuainn) 、𨂾(làm)、剾(khau)、搧(siàn)、khiak。摠,指一把抓起成束的東西;拵,形容捏轉一下;𨂾,由圖上的原字「坔」推敲出應該為𨂾,形容大力踹,相較另一動詞「蹔(tsàm)」往死裡踹的感覺更隨性一些;搧,形容甩巴掌的動作,相關的也有可能是「𢼌(pa)」、「搭(tah)」,各形容不同輕重和速度的差異;最後一個動作圖中寫「拁」,新化大哥推敲應該為 khiak,形容用手指指節敲擊,目前查無對應的漢字。

全場討論動詞最積極也是貢獻最多的非新化大哥莫屬

 

宗寶大哥接著分享在嘉義故宮南院「江戶浮世之美」展看到的《江戶自慢三十六興:日本橋初經》,畫面中看到小時候會玩的「滾鐵圈」遊戲,常見的是拿鐵線圈來玩,有時還會拿桶箍(tháng-khoo)、籬仔(lî-á)來玩,瑩秋姐說屏東的客家文化園區也能玩得到。書正老師則分享了「金棗阿媽食虼蚻」的故事,阿媽鉅細彌遺地描述吃蟑螂的步驟,眾人聽了都面有難色,在場沒有人有相同經驗,不過新化大哥和瑩秋姐也回應他們有聽過的是吃蟑螂卵。


 

下半場則聽了《林投姐》第一集這的中段。針對文本眾人提出一些修改:第52段,鳥隻揣「岫」哭聲「啼」,「無由」郎君做你去,放「阮母囝」定哭悲哀;第61段,明通兄「伊」是我救命的恩人;第73段,水池來「戽」;第81段,想「甲」遐「爾」遠呢;第82段,順「序」;第88段,堅心「揣」前;第89段,「佇」當時;第92段,四、五「逝」;第96段,「維」生財;第116段,有聽「更」鼓「霆」五更」,想著傷心喉就「滇」。

除了共同審稿、揪錯字之外,也有不少其他收穫。第88段,周阿司唱的歌,原曲為良山〈請你信賴我〉;其中也學到幾句俗諺語,第111段,「鹹水流甲過汫水」,形容到處走透透的意思;第105段,「做粿掩人的喙嘛袂密」,宗寶大哥精闢解釋形容人言可畏,新化大哥則分享,八月半(中秋節)的時候,會拿麻糬拜土地公,有一說就是因為怕土地公上天庭亂講話,所以要拜麻糬堵他的嘴。

 

這次知音分享會,來了很多新朋友,包括暑期實習生,也是筆者研究所的學妹,讓人倍感親切。而黃金田筆下活靈活現的台語動詞引發的眾多討論,也讓筆者再次深刻體會到台語的博大精深與魅力,細緻的動作差異全部都體現在精煉的台語動詞中,如此豐富的語言文化,更仰賴我們繼續使用、傳承、融入在生活中。

總計二十二人參與,滿滿的知音,可謂盛況空前!


 

字詞補充:

桶箍 tháng-khoo:將木桶的木片箍住的鐵線圈或竹篾環。

岫 siū:禽獸蟲鳥的巢穴。

戽 hòo:把水從水池或井中引上來並潑灑。

滇 tīnn:充滿、填滿。

鹹水流甲過汫水 kiâm-tsuí liû kah kuè tsiánn-tsuí:從南流到北、從海到河,形容人四處走跳,什麼地方都去過。

做粿掩人的喙嘛袂密 tsò kué am lâng ê tshuì mā bē ba̍t:形容人言可畏,就算做粿來堵住人的嘴,還是無法阻止別人亂說話。

 

附圖:黃金田耐人尋味的台語畫作

(1)黃金田繪〈台語六種打人動作發音〉(臺史博館藏2004.019.0112)

 

(2)黃金田繪〈台語九種動作發音〉(臺史博館藏2004.019.0113)

前往 首頁 前往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