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唱的政令宣導較有效——業佃、輪灌、新歌調
一首牛馬調 不同時代各自表述
1964年有一首〈鹽埕區長〉,這首有點黃的禁歌曾轟動一時。對當今台語歌愛好者來說,應該不算陌生。這個曲調因為廣為流傳,被當做是民謠:〈牛馬調〉。不過同樣的旋律,早在日治時期就以社會宣傳歌的姿態出現,便是〈業佃行進曲〉。這首歌於1931年間發行,由「阿快」演唱,作詞者是吳成輝、林朝卿,作曲者是郭明峯。郭明峯是公學校的老師,曾任職大龍峒公學校,當過鄧雨賢的同事。他創作的另一首歌曲〈水牛〉,入選1929年慶祝昭和天皇登基「台湾の歌」的徵選活動,之後還當做公學校的教材使用。至於兩位作詞者的資料稀少,僅在國史館的文獻系統中,發現1946年有一件「農林處技術專員林朝卿等2員派代案」公文,提到林朝卿,推測林朝卿可能原本就從事農林相關行業,甚至農業部門的公務員。
台灣理不清的業佃關係
說起台灣的業佃關係,在荷蘭統治期間,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屬於荷蘭國王所有,所以稱為「王田制」,而台灣人則是以贌田(台語:贌pa̍k,就是承租田地的意思)的方式耕作。鄭成功時期則是以兵屯墾的「屯田制」,並承襲荷蘭時期的王田制,稱為官田。到了清朝,取消王田和官田,將土地轉給民間經營並課稅,確立土地私有的墾田制度。日治時期,為了解決地主和佃農的問題,總督府協助地方成立業佃會,也就相當於現在的農會,第一個業佃會是1922年於台南新營所成立的。此後業佃會遍及台灣,從臺北州、新竹州、高雄州,各郡、個庄都陸續成立。業佃會也彌補行政機關的力有未逮的部份,並藉由編列經費促成地方團體成立,協調業佃關係,還能幫助農事改良。
〈業佃行進曲〉要行進去哪?
〈業佃行進曲〉便是因應時局政策的產物,是七字仔的形式,寫得很白話直接,就是要鼓吹大家加入業佃會,歌詞也清楚點出地主與佃農之間的問題。歌詞說明,過去因為地主跟佃農都亂打契約,連契約都沒寫,僅用口頭約定才導致糾紛。但種田終究得靠佃農來耕作,業佃問題需要解決,解決的方式就是加入業佃會。加入業佃會不但有獎勵,還可以訂好規則才來打契約,才不會因為契約模糊,導致佃農一直被迫換地耕種,讓田地狀況不穩定。穩定的業佃關係,才能讓土地才能發揮最大價值。下半段則告訴佃農,做田要認真,照顧好土地,才有稻殼可以繳田租給地主。歌詞強調業佃關係要協調,才能改善農業環境,讓雙方即使遇到天災、收成不好,也有商量的空間,達成雙贏。
到1940年前後,業佃會的相關單位已成立133個,根據統計,1931年有書面契約的佃耕地本來只有27%,到1940年已有72%,也算改善業佃制度缺乏書面契約的情況。不過總督府當然不是什麼促進業佃和諧的NGO,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與社論,其實業佃會也是用以應對日漸升溫的農民運動,各地的農民組合罷工、罷耕危及日本政府從殖民地壓榨收成與利益。分散全台各地的業佃會,也能防止農民左傾,甚至促使農民組合解散。
雙人無行到青春嶺 走去田地?
另一首有趣的農事社會宣傳歌是輪播歌,一聽到旋律就忍不住哼唱「雙人行到 青春嶺」,沒想到歌詞卻在唱「輪灌真好 分水公平無風波」,還有吳非宋唸口白,原來這首歌正是以〈青春嶺〉改編,李臨秋作詞,紀露霞演唱,由1955年成立的「臺灣省輪流灌溉推進委員會」及「輪流灌溉推行小組」推廣發行唱片。歌詞鼓吹大家要輪流灌溉,可以讓土壤空氣流通,避免田裡肥料一次流光,還把輪灌比喻成人一天三餐,要隔幾天再灌溉,也讓農民不用爭奪水源。
日治時期改良業佃契約訂定,以當時民間喜歡聽的唸歌、七字仔的形式寫歌宣傳政策;而戰後推廣輪灌,則以改編台語流行歌來流傳。社會宣傳要影響廣泛不識字的大眾,用唱的顯然是比較有效一點,只是正經八百的宣傳歌(業佃行進曲),卻變成風流歌謠(鹽埕區長)傳唱至今,絕對是編唱者料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