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笑詼唱片
1930的臺灣唱片界,除了流行歌以外,還有說話類唱片,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笑詼」*(tshiò-khue,「笑話」之意)。
流行歌內容多較抒情,勾勒都市中的情感生活,聽眾可從中感受城市情景和新時代的氛圍,例如青春美演唱之〈珈琲!珈琲!〉和純純演唱之〈烏貓新婦〉,「珈琲」、「烏貓」都是當時臺灣摩登風格的符號。相較之下,笑詼唱片的內容大多為生活中的大小事和老百姓的困擾,比較像親友間茶餘飯後,一起播放來聽的娛樂節目,裡面也有「烏狗」、「烏貓」,不過是生猛帶勁、活靈活現。
笑詼唱片具有濃厚的說唱藝術性質,說唱人豐富的聲音表情,或說或唱,幾乎每句都用臺語傳統七字仔的形式表現,陳玉安的〈臺灣震災慘談〉就是典型的例子,絕對是事先經心編排的節目。也有帶點即興的演出,如〈陳水螺〉的對話風格,特別活潑自然。〈鐵齒銅牙槽〉內容是兩名男子沒完沒了的爭辯、〈萬業不就〉是渡海來臺打拼的失意男子自述,有時兼勸世,用故事來警惕世人。
日治時期就有笑詼唱片的出品,這些聲音至今都仍可聽得到。依據目前文獻與唱片商標判斷,1929年汪思明錄製的《陳水螺/張機關》,可能是開啟說話笑劇類唱片的首例。
演出方面,汪思明可說是箇中翹楚,高貢笑(又名高雄飛)、陳加走、江添壽等等,他們都可說是講古說唱界的祖師爺級人物。透過笑詼唱片,我們可以聽到現在已經鮮少人使用的臺語,也可考察當時人的生活器物和習慣,甚至能聽到近代臺語笑話,或綜藝節目、爆笑劇的梗,除了讓我們了解臺灣早期社會,也反映出臺灣喜劇文化的淵遠流長。
*備註:「笑詼」是目前教育部頒布的標準寫法,不過日本時代唱片多寫成「笑科」,同樣讀作「tshiò-khue」,例如〈陳水螺〉和〈探花叢〉。也有唱片不寫「笑科」,寫「笑話」的,〈尪姨笑話〉即為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