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 Blue 藍調中西樂團─老派爵士樂在臺灣之複製與傳播
作者:蕭喬尹(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在職專班)
臺灣歌曲的記憶
提到印象中的經典臺語老歌,你會想到那些歌曲?臺灣的節目「臺灣好歌聲」聽到〈湯島白梅〉、〈港都夜雨〉……等許多臺語歌曲被不同的歌手翻唱,詢問愛唱歌的人都說這些是經典臺語老歌。在《歌唱王國的崛起─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研究(1945-1971)》提及 1950-1970 年代臺灣風行著歌舞廳、歌唱訓練班以及電臺歌曲節目(黃裕元 2016:XI),筆者的碩論研究對象─Blue 樂團的樂師們,口述記憶也有相同的歷史回憶。
大眾聆聽的音樂類型、跳舞的文化以及廣播電臺,則要追究到 1920 年代的臺灣從北部向南部逐漸風行的咖啡廳,有西洋風格的布置、可以提供酒類飲品, 還會有女給在旁陪侍,這類的新式消費空間逐漸取代臺灣的酒樓,同時主打爵士音樂的聆聽服務,成為都市社交娛樂的主要場所與爵士音樂傳播的途徑之一(廖怡錚 2012:12-13)。1920 年代末期許多國家興起跳舞文化,臺灣也在此時開設跳舞場(林良哲 2015:163)。1929 至 1938 年,因為臺灣的殖民政府為日本,將廣播列為開化文明的一環,使得臺灣進入廣播時代,並從當時的許多報導中得知, 此階段的廣播節目內容爵士音樂占了大部分(顏翩翩 2019:104-133)。
臺灣在 1939 年之後,受戰爭影響,許多關於鼓舞士氣的愛國歌謠以及具有異國情調的臺語流行歌不能製作,許多作曲、編曲家只能製作日本流行歌曲;又因配合國家政策,讓當時原本暢銷的臺語流行歌改變成日文歌詞,但這些傳唱多時的流行歌曲在戰前或戰後陪伴過許多人,因此並沒有因為政策關係而消失,反而不斷被改編翻唱與傳唱(林良哲 2015:242-253)。
1941 年底因為日本和美國開戰,臺灣也進入戰時體制的管轄,皇民化的推動以及「敵性曲盤供出運動」,所有英美民謠和爵士音樂都被視為擾亂社會秩序和煽動人民意識的糜糜之音因而逐漸失聲(顏翩翩 2019:104-133)。
1950 年代,美軍駐臺而開始有美軍俱樂部在臺灣北中南的分布,並進而興起爵士樂流行。同時,因為國外樂手和臺灣樂師的相互接觸而提升臺灣樂師的音樂技能,相對地影響到歌廳舞廳盛行而急需樂團樂手,這些歌舞廳因應國人的喜好,從起初的電影歌曲、美國流行、日本傳入等爵士樂演奏變成了當時國語流行歌曲的演奏。
因時代而盛行的行業
隨著美國派遣協防臺灣的第七艦隊以及「專家計畫」與「美新處」的推動影響下,國內的爵士樂開始活躍(張翔一 2006:24),開始許多廣播電臺、歌廳、舞廳的眾音樂文化,因此產生了現場演奏的樂師行業,雖然隨著 1979 年美軍離臺,現場演奏的場所銳減,大眾聆聽音樂的方式也隨之改變了,不過,2020 年的臺南,仍然有一群曾經穿梭在舞廳與歌廳的樂師們,不捨現場演奏的形式消失, 進而一起組成樂團,至今仍進行歌曲現場演奏,那就是─Blue 藍調中西樂團,附上Blue 樂團展演的照片(圖 1─5)與網路上傳的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J4i6Jql4gwDMPmExpzdKw。
圖 1:Blue 藍調中西樂團展演照片,地點臺南市時間 2018/10/14。(張文麟提供)
圖 2:Blue 藍調中西樂團展演照片(筆者攝於 2019/03/02)
圖 3:臺南市安南區馬祖宮一街北汕尾鹿耳門天后宮(筆者拍攝 2019/02/09)
圖 4:臺南市遠東百貨公司成功店 一樓戶外廣場(筆者拍攝 2019/08/03)
圖 5:臺南市善化區白場演出 (張文麟提供)
Blue 藍調中西樂團,取名 Blue 是為了紀念團長蔡輝銘的父親蔡江泉。蔡江泉是臺灣日治時期的著名爵士樂師,外號Bull,在蔡輝銘的記憶中,這個外號是形容蔡江泉所吹的聲音如同兇猛動物一樣。緣由是日本發音而來,ブル 也就是Bull,指公牛、或形容強勢或指氣場強勢。蔡輝銘和指揮兼召集人林彥森覺得, 現在已經不像以前有那麼多人看得懂日文,所以將團名選用發音類似的 Blue 取代 Bull。
Blue 樂團團員的平均年齡在 70 歲,在筆者 2018-2019 年研究期間,團員有9 位:5 位薩克斯風、1 位伸縮喇叭、1 位小喇叭、2 位鍵盤手(keyboard)、1 位鼓手(drum)。Blue 樂團團員中有一半以上都曾在臺灣的歌廳、舞廳、西餐廳與戲院有豐富的商業駐演經驗。只是當時有樂團不能進行合照的禁忌,不然會在三個月內解散,加上攝影器材不發達,樂師們的照片極少;還有影印技術不發達, 樂師手中的譜皆為手抄得來,並且將其視為珍藏不肯外借或提供拍攝,有的樂師甚至覺得當時歌曲已不復流行,沒有公開的必要,跟隨自己入土為安即可,皆是造成筆者蒐集資料的困難度。
筆者從團長蔡輝銘記憶中,得知與 Blue 藍調中西樂團極為重要的相關四位樂師。四位樂師中的兩位,分別為蔡江泉(1908-1998 年)(圖 6)、許戊己(1912- 1984 年)(圖 7),早在 1930 年代,他們就已到日本學習爵士樂並且活躍於東北亞樂師圈,並曾到過上海與哈爾濱等現場展演,直到 1945 年左右才陸續回到臺灣。Andrew F. Jones《留聲中國》(2004)曾梳理哈爾濱爵士樂手出現的脈絡,比對時間,正是蔡江泉到哈爾濱展演的時期。蔡江泉大約在 1941 年選擇回到臺灣, 開始在臺北與高雄等地開啟到處演出與招收學生的歲月,也被應邀指導與譜曲, 如〈塩埕區長〉(見圖 8)。
第三位樂師林燕川(1931 年至今)則是歷經日治時代(1895-1945 年)的歲月,受過日本教育,更歷經日治時期到光復期間在臺灣內所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年)和 823 砲戰(1958 年),從林燕川的口述歷史可以了解這段期間臺灣爵士樂的脈絡。最後一位樂師為林彥森(約 1941-2016 年)(行業外號 Moli 老師)(圖 9),約莫 1941 年生,卒於 2016 年,他是 Blue 藍調中西樂團的指揮兼小喇叭手,也是 Blue 樂團創團召集人,美軍駐臺期間,曾到臺南的美軍俱樂部內展演。筆者提及四位影響Blue 藍調中西樂團的核心人物與Blue 樂團的網絡圖,見圖 18。
圖 6:蔡江泉白 1964 年與最後一批學生合影,拍攝地點高雄,第一排由左到右依序:金剛、蔡江泉、阿義;第二排由左到右依序:臺北嘉文、姚先生、駱駝(蔡輝銘提供)
圖 7:前排中間是林燕川,第二排左邊是許戊己(小喇叭),約莫 1956 年左右空軍勞軍活動,地點嘉義市。(林燕川提供,筆者 2019/08/21 翻拍)
圖 8:塩埕區長唱片,編曲者:蔡江泉(筆者擷取網路)
圖 9:林彥森擔任Blue 藍調中西樂團指揮的畫面,大約 2006 年,地點臺南市(筆者 2018/07/09 於蔡輝銘團長家中翻拍)
筆者特別介紹林燕川(1931 至今)(圖 10),生於嘉義大林,行業的外號 hai ya si(海野夕),國小念大林小學、國中唸民雄農校,皆受日本教育,高二便開始進行展演,待過隸屬大林樂隊的西索米、青年團(圖 11)、文化工作隊(圖 13)、嘉義麗孟娜樂團、白菊新劇團……等。20-30 歲進入教學生涯階段,任教過嘉義南華商工(圖 12)、北港麗聲樂團(圖 15)、大林初中等等。任教的同時還會到嘉義吳鳳路上的美軍空軍宿舍進行一周一次的展演(圖14)。30 歲後到臺南發展,也曾擔任過亞洲唱片的錄音師(圖 16)。2012 年受邀在臺南演出,附上售票系統與宣傳海報(圖 17)。
圖 10:上圖林燕川初中時期吹黑管的照片,約莫 1944 年,地點嘉義大林; 下圖 2018 年演奏於嘉義大林自家的照片(筆者 2018/08/21 翻拍)
圖 11、青年團,右二是林燕川,地點嘉義,約 1950年(筆者翻拍)
圖 12:林燕川教學於嘉義市華商,1958 年創校四十年時樂隊紀念照(林燕川提供筆者翻拍)
圖 13、約 1949 年左右,嘉義文化工作隊(林燕川提供筆者翻拍)
圖 14、約莫 1956 年左右空軍勞軍活動,地點嘉義市。譜架左一為林燕川,站立者為楊三郎。
圖 15:林燕川指導麗聲樂團參加 1957 年比賽得到冠軍(林燕川提供,筆者翻拍)
圖 16:林燕川在亞洲唱片錄音室,約 1961 年(林燕川提供筆者翻拍)
圖 17:筆者擷取兩廳院網路售票系統照片
圖 18:Blue 藍調中西樂團核心人物與 Blue 藍調中西樂團的網絡圖
時下流行的歌曲
林彥森(Moli)所改編的套譜就是把時下流行、觀眾愛聽的音樂,將其編寫成樂譜供樂隊進行演奏,如:1935 年灌錄的〈軍艦行進曲〉、1937 年發行的〈何日君再來〉、1938 年問世的〈南都夜曲〉、1959 年發行的〈one way ticket〉等。鄧亦峻(2016:36)提到臺灣第一首純為商業用途的臺語流行歌〈跳舞時代〉,歌詞中提及當時流行的 toroto(即狐步,英語:foxtrot,toroto 為日語發音),而狐步便是在當時美國流行爵士樂隊所演奏的舞步形式曲目。
從這樣的定義與線索來看,Blue 藍調中西樂團的表演曲目有當時最為膾炙人口的歌曲,筆者從田調現場民眾聽到熟悉歌曲的熱烈反應,可以推論當時這些歌曲被大家多麼的熱烈喜愛。筆者附上研究期間觀看的六場表演節目表,並加以分類整理,見圖 19 與表 1;以及樂師們記憶中歌舞廳的演奏方式,見表 2
圖 19:Blue 藍調中西樂團在臺南市各場展演的節目表(照片為筆者拍攝、PDF 是張文麟提供)
表 1、Blue 藍調中西樂團曲目分析表
|
No |
展演日期與地點 |
類別 |
每場曲目數量 |
每次場演歌曲數(首) |
|||
|
臺語 |
國語 |
日文 |
外文 |
||||
|
1 |
2019/08/02 聖安宮表演 臺南市安南區 |
演奏曲 |
14 |
5 |
1 |
6 |
2 |
|
歌唱曲 |
13 |
5 |
4 |
4 |
0 |
||
|
2 |
2019/08/03 聖安宮表演 臺南市安南區 |
演奏曲 |
15 |
7 |
4 |
3 |
1 |
|
歌唱曲 |
13 |
6 |
2 |
4 |
1 |
||
|
3 |
2018/10/14 活動中心重陽節 臺南市安南區 |
演奏曲 |
15 |
4 |
3 |
7 |
1 |
|
歌唱曲 |
14 |
7 |
3 |
3 |
1 |
||
|
4 |
2019/02/09 北汕宮馬祖廟 臺南市安南區 |
演奏曲 |
13 |
5 |
2 |
4 |
2 |
|
歌唱曲 |
13 |
3 |
1 |
7 |
2 |
||
|
5 |
2019/03/02 文化中心假日廣場 臺南市東區 |
演奏曲 |
13 |
2 |
3 |
6 |
2 |
|
歌唱曲 |
13 |
2 |
2 |
||||

聽見 Blue 藍調中西樂團─ 老派爵士樂在臺灣之複製與傳播/蕭喬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