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印刷術—淺談「黑膠」
在二手物市場,我們常會看到12吋—大概略小於大披薩那麼大—的碟狀音樂產品,我們都稱之為「黑膠」,近年由於音樂市場的調整,又有「黑膠復興」這樣的市場動態。「黑膠」究竟是什麼?一知半解的人應該也很好奇吧。
聲音的印刷術(1877-1910)
人類通用的音樂載體,最早是滾筒型的「錄音筒」(Phonograph cylinder),1877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ion, 1847-1931)發明並量產化。1887年,德國出身、在美國發展的發明家貝利納(Emile Berliner,1851-1929),研發出盤狀的唱片,用環狀刻盤、製成版模,使採錄的音軌得以複製、量產,稱之為「唱片」(Gramophone),於是「聲音的印刷術」誕生了。
錄音筒沒辦法複製,但因為可自行錄音,且較為耐用、速度穩定,相關產業仍持續發展,只是在1910年前後,全球性音樂市場成形,10吋、中間有圓標(又稱為「唱片芯」)、以蟲膠為主要材質,兩面、音軌由外往內、規格每分鐘78轉的黑色盤狀唱片,乃成為音樂市場的主流,於是可以專稱為「蟲膠(Shellac)唱片」或「78轉唱片」。
蟲膠唱片時代(1910-1960)
臺灣的蟲膠唱片市場,是在1914年起始、1925年之後打開,由於本土藝人的參與,1930年代甚至發展出本地的音樂製作公司,穩定成長。
不過,早期並沒有在臺灣設廠壓製唱片的記錄。1945年之後,由於與日本唱片產業的脫節,唱片製作一度終止,直到1952年之後,在本土音樂人才的努力下,借用廣播電臺、美國新聞處器材錄音,引進日本唱片原料與技術,唱片市場才又重新步上軌道。
早期蟲膠唱片又被俗稱為「電木唱片」。「電木」與蟲膠,是完全不同的塑料,「電木」(Bakelite)又稱「膠木」或「酚醛樹脂」(phenolic resins),是最早被工業化的人工合成塑料,在後來也被摻入唱片原料中,於是被混稱通用。
1957年到1960年間,又是一個臺灣唱片產製的過渡期。由於刻盤技術與原料的改進,細軌的唱片規格推出市面,新款的唱片,是以帶擴大機的電唱機撥放,軟針、每分鐘33轉,一面可收錄17分鐘、流行歌大概是4首歌曲。於是,一張8首歌的「唱片專輯」誕生了。乘著這樣的新唱片載體,文夏、洪一峰、紀露霞成為全臺知名的第一代臺灣歌星。33轉唱片可收錄時間較長,於是當稱之為LP(Long-playing)。
塑膠唱片時代(1960-1990)
1960年之後,臺灣唱片材質乃全面由「塑膠」(vinyl、乙烯基材)取代,也就是以石化工業「輕油裂解」而生的乙烯為基底材質,由於產品輕盈、耐摔不破,很快就徹底替換了蟲膠唱片,成為主流。塑膠唱片在歐美又俗稱為Vinyls,在臺灣則譯之為「黑膠」。
除了10吋(直徑約25公分)LP規格唱片外,在歐美、日本音樂市場裡,也發展出45轉、盤面為直徑6.5吋,收錄一面一首單曲的EP(extended-playing record)唱片。由於這樣的歷史經驗,現在唱片市場仍沿用「EP」這個名稱,來稱收錄較少歌曲的專輯唱片。
臺灣唱片市場始終以LP專輯為主。1960年以來,由於成本低廉、唱機普及,唱片市場大幅擴張,10吋黑膠唱片大行其道。1967年之後,唱片公司逐漸更新,改壓製12吋大盤,於是成為我們普遍所見的「12吋黑膠唱片」。
典藏秘話
早期的蟲膠唱片幾乎清一色是黑色的,不過「黑膠」卻不一定是黑的。因為摻入有色原料,或以透明原料、壓印在一張圖片上,塑膠唱片的外觀色彩千變萬化,不過,在臺灣坊間仍泛稱之為「黑膠」。
老實說,如果要稱「黑膠」的話,一律都是黑色的「蟲膠」比較名符其實,如果排除歷史脈絡,將蟲膠、塑膠唱片都混稱為「黑膠唱片」(英文通稱為Gramophone),似乎也是說得通吧。
參考資料
倉田喜弘,《日本レコード文化史》(東京:東京書籍株式會社,1979年),頁148-149。
黃裕元,《流風餘韻—流行歌曲開臺史》(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