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音聲一百年
:::
首頁 > 主題展覽 > 生活的聲音 > 童謠+兒歌=囡仔歌
字級

童謠+兒歌=囡仔歌

童謠+兒歌=囡仔歌

聲音很好玩,於是我們都愛聲音的遊戲。在多媒體器材出現前,人們主要是以說、唱,來玩聲音,經過口耳相傳,便成了族群內部的共同記憶,在民間流傳的成為民謠,在兒童間流傳的,就成了「童謠」。
在臺灣,童謠又稱為「兒歌」,或通稱「囡仔歌」。任何童謠當然都有其創生的過程,但多半找不到創作根源了,可能只是一個句子開頭,自由發揮演變成各地不同的版本。近代又有詞曲作家加以改編,或新生創作,製作成定版的詞曲,而累積不少音樂資產。

==失傳的天烏烏==

  大家都會唱的〈天黑黑〉,原本是社會流傳的童謠,從押韻—湊句--的「天烏烏 欲落雨」開頭,後面湊上不同的字句或故事,據說是流傳於臺灣北部的童謠。1965年左右,經由音樂教育家林福裕的巧手寫成合唱曲、還費心灌錄唱片,說變成了唱,流暢而易懂,成為代代相傳、大家都會唱的兒歌—〈天黑黑〉,新加坡歌手孫燕姿2000年在臺灣出道的首張專輯,就用〈天黑黑〉發想改編成新曲,感動人心。

  事實上,日本時代以來,就有幾首名為〈天黑黑〉的創作「兒歌」,後來算是失傳了。日本時代泰平唱片灌錄一首〈天黑黑〉(1934,詞:漂舟/曲:快齋),曲式簡短、輕鬆自然。作詞的漂舟本名黃耀鏻(又寫作黃耀麟),是當時活躍於文壇的詩人,快齋本名邱創忠,原為公學校教師,在泰平唱片發表不少作品。約30年後,愛做童謠、同時也是民謠專家的作曲家許石,也製作過臺語兒歌專輯,其中有一首〈天黑黑〉,改編成華語歌曲〈天烏黑〉,有錄音製作成唱片。
據另外一位兒歌作曲大師—〈點仔膠〉作曲家施福珍說,他當時也創作過〈天黑黑〉一曲,聽到幸福唱片林福裕的作品後,自嘆不如,就收了起來。可見在林福裕製作〈天黑黑〉流傳之前,臺灣就唱過許多不同版本的「天烏烏」,只是被林福裕的〈天黑黑〉「一統江山」了。

==本土語言的新教材==

  臺灣自有近代文學以來,幾乎就開始有豐富有「囡仔歌創作」,相關作品在1930年代文學雜誌裡相當豐富,由於是寫給小朋友學習,多數是以臺語寫作,有許多也灌錄成唱片。泰平製作至少3張童謠唱片,一首〈放風吹〉到戰後仍有傳唱。古倫美亞則前後至少出品有〈時鐘〉、〈小鳥在樹枝〉、〈我的好朋友〉、〈貓母〉、〈我是真細漢〉、〈金船仔〉、〈挽柑仔〉、〈五隻雞仔〉、〈大家來唱歌〉、〈鳥仔巢〉、〈鴨仔歌〉、〈精米歌〉等歌曲,這些臺語兒歌,都是由奧山貞吉編曲、陳秋代主唱,未列詞曲作者,據說是當過幼稚園保姆的聲樂家林氏好選曲整理。

  這些歌謠,除了唱片典藏外,日本大阪民族學博物館典藏有相關古倫美亞公司的相關母盤錄音,因音質良好,可辨別音聲語詞,是相當值得研究、極具潛力的一批音聲資料。

  這些精采的詩歌錄音作品,搭上精巧美妙的編曲,耐聽、趣味,歷久彌新,可以感覺到,當時的文學家、教育家們,企圖以歌謠來深化本土語言教育,建立屬於臺灣人的兒童教育。在臺語文化嚴重流失的當代臺灣,這些歌謠的出土與整理,更可做為本土語言教育的新教材。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賴俐欣編、陳采瑩繪,寶島留聲機:日治時期臺灣童謠讀本(1) ,文訊雜誌社、台北市政府,2018.11。
郭麗娟,大家來唱囝仔歌--新闢【臺灣囝仔歌】專欄,《源雜誌》73,2009.01-02[民98.01-02]頁40-45。
劉美蓮,天黑黑與白鷺鷥 — 記作曲家林福裕 ,轉載自《傳記文學雜誌》 2014 年 1 月號 。
〈童謠放風吹〉,《臺灣文化》1:2,1946.11.1,頁29。

前往 首頁 前往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