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音聲一百年
:::
首頁 > 研究分享 > 【望春風特報01】特展研究起跑,李修鑑相贈酒家詩一首
字級

【望春風特報01】特展研究起跑,李修鑑相贈酒家詩一首

類別: 活動報導

日期: 2022/11/16

點閱數: 567

 

臺史博預計於2023年展開以「流行音樂史」為專題的特展,研究團隊正式成軍,從拜訪詞人李臨秋的繼承人李修鑑先生起步,展開田野訪談工作,後續將陸續發表拜訪情形,以饗大眾。在這次的談話中,我們討論了展示架構,並談到李臨秋寫〈望春風〉的創作動機,席間獲李修鑑先生相贈「酒家詩」一首,以下為拜訪後記。

 

會議主持:黃裕元副研究員

與會者:李修鑑先生、柯智豪先生、陳明祥助理研究員

攝影/撰文:何宇軒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未出嫁,見著少年家…」

  大家一定聽過這首膾炙人口的臺灣歌謠〈望春風〉,一首足以貫穿整個臺灣音樂史的經典歌謠。小編有幸能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黃裕元(阿元)副研究員以及陳明祥助理研究員一同前往拜訪〈望春風〉作詞家李臨秋的六子──李修鑑老師,為明年〈望春風〉流行音樂特展揭開序幕。

  李修鑑老師──現任臺灣歌謠協會會長,現居於臺北市行天宮附近,我們此行相約在他的居所。從炎熱的南方搭車北上,抵達臺北時隨即感受到南北之間的差異,雖然臺北天氣微涼,不過李老師盛情地款待我們進入屋內,身心也都溫暖了起來。一進屋內映入眼簾的是四張辦公桌併成的辦公空間,辦公間旁邊則是一間和室,裡面擺放著各式的陶器與書卷,能看出老師對於陶器的熱愛,是位充滿文人雅士氣質的長者。

 圖1. 左至右分別為陳明祥助理研究員、黃裕元副研究員、李修鑑老師

 

  簡短的自我介紹與名片交換後,咱們阿元便迫不及待拿出自己構思撰寫已久的展覽架構向李修鑑老師分享,老師對於明年的〈望春風〉流行音樂展有很高的期待,由於位於大稻埕的李臨秋故居也正值整修時期,剛剛好修復完成的時間點搭到〈望春風〉特展展期結束,展覽與故居之間能相互搭配。小編在此透露一下內幕消息,明年〈望春風〉特展展期會落在7月,為期6個月的展,將搭配音聲效果,預計是「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特展之後,臺史博更響亮的一大特展!請大家敬請期待!

  椅子還沒坐熱,有一位神秘訪客到來,協助李修鑑老師主導故居修復跟規劃的策展人,也是知名音樂創作人──柯智豪老師。如此大咖的人物,讓久仰大名的我們興奮不已,阿元原先也想請教柯智豪老師有關明年特展的部分,想不到今天能夠在此與專家邂逅,讓本次的拜訪更有收穫。

 

 圖2. 右邊為柯智豪老師

 

  起先,阿元簡要介紹展覽構想以及願景,為了引起大眾的興趣,想集結各方資源來一起「創作」整個展覽。展示設計主要分為動與靜的部分,動:運用互動裝置與觀眾一起同樂,更融入展覽本身,體會音樂、音聲帶給你的感官享受;靜:時空背景的重現與歌曲意境的塑造,像是時光機,透過展覽空間帶領觀眾穿越到〈望春風〉時代背景,隨著春風一路走過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史。也希望能集結與〈望春風〉相關的歌星,排列在展覽通道中,讓觀眾猶如置身星光大道,搭配歌星代表性的立體文物展示,豐富整個展覽內容。

  阿元也向李修鑑老師詢問李臨秋代表性的文物,例如李臨秋寫詞的沾水筆、筆記本以及〈望春風〉手稿等,是否能提供借展的機會?碰巧因故居正值修復時期,李老師爽快地答應阿元的要求,並請柯志豪老師提供文物清單給博物館,聽說光是〈望春風〉的手稿就有好幾種版本呢;另外柯志豪老師也向我們建議和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合作,或許能帶給我們音樂展覽空間與互動裝置的幫助。

  言談間,阿元又提出更近的一個小預告,說最近他為〈薰風〉雜誌寫一篇關於「酒」的文章,幾乎就是以李臨秋為主角。李修鑑老師大表贊同,還補上許多不為人知的喝酒逸事,說李臨秋真是酒國英雄,尤其鍾愛紅酒,修鑑老師得其真傳,寫有一首〈酒家覓蹤〉,把早年大稻埕最著名的酒家以打油詩型式呈現:

「江山萬里五月花,東雲八仙蓬萊閣,白玉孔雀月世界,杏花滿翠美人座。」

  此詩串聯了江山樓、萬里紅(也就是後來的黑美人酒家)、五月花,大型餐廳的東雲閣、八仙閣、蓬萊閣,白玉樓、月世界、杏花閣、滿翠樓、美人座…等等,聽說都在臺北圓環(今建成圓環附近),多數在延平北路上,鶯鶯燕燕,熱鬧的景象,以詩相贈,實在讓人感激不盡。

 

 圖3. 李修鑑老師分享父親李臨秋的老照片

 

  但說到〈望春風〉的起源,紅酒就不是其中的關鍵了,其背景是在臺灣創作思想正值萌芽開放時期,有人說,李臨秋是參考中國經典名著《西廂記》其中一段「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來創作〈望春風〉,李修鑑特別強調,李臨秋某日在淡水河附近散步,享受黃昏美景時,瞥見一位少女望著觀音山,若有所思地佇立在河岸邊,讓李臨秋靈光一閃,受到了當時情景的渲染,腦補這位陌生少女的心境,望著遠方思念伊人的故事情節,將它融入歌詞之中。

  在當時提倡自由戀愛風氣的時期,這種癡情等待的劇情,對時下自由戀愛的少男少女們是多麼浪漫感人的作品,而且是奔放自由的時裝愛情劇。

  如此經典浪漫的愛情歌曲,也因後世的傳唱與改編而有了不同風貌,反映了各個世代的流行風格,原是歌頌少女的思念之情,盼望愛情、追求愛情的勵志喜劇,而後改編成為愛犧牲的愛情悲劇,甚至變成了愛國歌曲?!其中的流變,乘載著臺灣社會各個時期的容貌,若要用一首歌來代表臺灣歷史,那肯定是〈望春風〉了。

 

 

繼續閱讀:【望春風特報02】蒐藏家黃士豪指路,曲盤暗藏春風

 

 

前往 首頁 前往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