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寒問暖《樵牧閑話》@2025.01 知音分享會
類別: 活動報導
日期: 2025/01/15
點閱數: 59
新的一年,萬象更新,知音分享會也在滿懷期待中揭開了首場活動的序幕。這場分享會於大家最熟悉的台史博會議室舉行,吸引了眾多新老朋友共襄盛舉。現場氣氛熱鬧非凡,笑聲與掌聲交織成一片歡愉的海洋。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多元,除了有來自新化大哥的影片紀錄,還有諸位大哥大姐的生命經驗分享,每一個環節都充滿驚喜與啟發。更不用說還有每次分享會的核心——唱片解讀,透過《樵牧閑話》中趣味橫生的對白,參與者不僅獲得了啟發,也增進了彼此間的情誼,為新一年注入了滿滿的正能量。
新化大哥所記錄的是他錄自青山漁港的拍賣影片,在影片中,漁港裡一筐一筐的漁獲旁圍著一群買家,站位居中的糶手(thiò-tshiú)嘴裡飛快的唸著數字,兩百二、兩百一、兩百、百九、百八、百九、兩百……。咦?仔細一聽,怎麼這個拍賣是由高往低數,而且還會再數回去?問了新化大哥,他才說漁港的拍賣多是這個方式的,一開始的價格會是高價,若是沒人出價就會逐漸降價,一直降到有買家願意出價才會成交。
「那為什麼還會往回數呢?」我提問。
「若是有兩个人欲買,價數就會閣提懸。一直到賰一个人出價為止。」
隨即上網查了查,原來這是台灣批發市場常用的「荷蘭式拍賣」,不只是魚市場還可見於花卉市場、果菜市場等地。拍賣員的台語稱呼「糶手」現在較少聽見,其中的「糶(thiò)」指的是賣出米糧之類的穀物,與之相對的「糴(tia̍h)」則是代表買入米糧。例如在屏東竹田的糶糴村,就是因為過往曾是米穀的買賣地而得名。有句俗話說「捌算毋捌除,糶米換番薯」,指的則是不通世事、不懂打算,用昂貴的白米去換價格低廉的蕃薯。
新化大哥還進一步介紹他在不同漁港的見聞,他提到,這樣的拍賣在很多漁港是不讓一般民眾參與的,要是從業人員或是有從業人員帶路才能參加。而在新竹的香山(海山)漁港,則是將一網一網的漁獲直接落在地上,讓買家拿著籮筐挑選,看誰眼明手快能搶到最上等的鮮魚。
在短暫的休息過後,我們開始《樵牧閑話》唱片的解讀。因為有歌單可以對照的緣故,這次的解讀相當順利,短短個一個小時就將A、B兩面都校訂完成。若是長期關注我們的朋友,應該都很快就能從裡面半唸半唱的故事裡聽見《病子歌》的旋律。沒錯!這次的《樵牧閑話》跟《病子歌》一樣,都採用了褒歌作為基本的曲調,只是將內容改成了男女相諍。若想聽《病子歌》歡迎到音聲一百年網站收聽:https://audio.nmth.gov.tw/audio/zh-TW/Item/Detail/e064d908-dbc2-488d-a6e8-1408aa1cf8b8。
在解讀過程中,第一個讓大家停下腳步的是關於「純純是哪裡人?」的討論。本名劉清香的純純(1914-1943),以藝名「清香」在唱片中扮演牧童的姊姊與樵夫展開唇槍舌劍。雖然能說是最知名的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手,但關於純純的家世背景其實沒有太多資料,僅能透過另一位同時期歌手「愛愛」的口述資料得知她應是桃園人。故事中提到的「坎仔跤聖王公廟」正是位於桃園中壢,若這批一起錄音的戲班演員出身地皆相似,那或許可以作為「純純是桃園人」的一個間接證據呢!
另外還有許多字詞的重新發現與確認,比如在〈草蜢仔弄雞公〉歌中亦出現過「健丟(kian-tiu)」指的是伶俐、靈活,特別是形容天真活潑的孩子。俗語「健丟閣發喙鬚」則是指一個人行為怪異或是指醜人多作怪。「攏袂值得分會」的分會(hun-huē)則是辯解、解釋的意思。常常在唱片中聽見的「袂曉衰(buē-hiáu-sue)」則是不知羞恥、不要臉的意思,在台日大辭典中還特別標註了是女性用來罵人的話。
最後,我們來介紹一個量詞「絪(in)」。在教育部字典中說是單字不成義,不過根據在場知音們的回憶,這個「絪」指的是一捆或是一束,知音瑩秋姐還分享了他小時候用絪草會將削下的甘蔗皮捆成一束束,在生火的時候便是極佳的火種。台日大辭典中還紀錄了作為動詞用的捲、纏繞等語義,甚至還有胡亂揮舞的意思(例如:提拐仔亂亂絪),期待未來也能在唱片中找到這些幾乎失傳了的用法。
這次的知音分享會在歡樂與感動中圓滿落幕,大家的積極參與與熱情互動讓整場活動更加精彩,也為新的一年拉開了美好的序幕。每個笑容與掌聲,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非常高興能和大家度過這麼美好的時光,也期待在未來的分享會中繼續與大家一同成長與交流。下一次的活動將於二月三號舉行,內容依然豐富有趣,歡迎各位再度參與!我們二月再見!
關鍵字詞小整理:
糶手:thiò-tshiú。拍賣員、賣手。
糶:thiò。賣出穀物。
糴:tia̍h。買進穀物。
健丟:kian-tiu。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天真活潑、動作俐落。
分會:hun-huē。辯解、解釋。
袂曉衰:buē-hiáu-sue。不知羞恥、不要臉。
絪:in。量詞,束、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