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雙腳踏到伊都阿嘜伊都丟,噯唷台北市 看見電燈伊都丟丟,咚啊伊都阿嘜伊都丟阿伊都寫紅字
(二)
人地生疏伊都阿嘜伊都丟,噯唷來擱去 險給黑頭仔伊都丟丟,咚啊伊都阿嘜伊都丟阿伊都撞半死
(三)
借問公園伊都阿嘜伊都丟,噯唷對都去 問着客人伊都丟丟,咚啊伊都阿嘜伊都丟阿伊都我不知
(四)
拖車走來伊都阿嘜伊都丟,噯唷拖我去 去到公園伊都丟丟,咚啊伊都阿嘜伊都丟阿伊都摸無錢
(五)
車夫開嘴伊嘟阿嘜伊都丟,噯唷噪與鄙 腰包無錢伊都丟丟,咚啊伊都阿嘜伊都丟阿伊都坐卜死
(六)
拖車大哥伊都阿嘜伊都丟,噯唷免生氣 明年還你伊都丟丟,咚啊伊都阿嘜伊都丟阿伊都母甲利
丟丟咚

演出者
劉福助演唱
創作者
許丙丁作詞、許石編曲
內容
〈丟丟咚〉是很早就獲得採集曲譜的民謠,1943 年呂泉生依據戲劇家宋非我所唱歌謠,採譜改編為合唱曲〈丟丟銅仔〉,樂譜發表在《臺灣文藝》雜誌上,註明為「宜蘭民謠」,歌詞是後來普遍熟知的「火車行到…磅空內…磅空的水…滴落來」,當時還作為厚生演劇社「閹雞」一劇的插曲演唱。
歌名與歌詞中的「丟丟咚仔」(tiu-tui-tang-a)有許多說法,有語言文獻支持的有兩種。一說是來自賭博時擲銅錢—「丟銅仔」的意思,也有一說,「丟」是過年前打掃家裡、抖平棉被的動作,所以與過年歡樂的氣氛有關。
這首歌在戰後初期更傳唱開來,受大眾歡迎。許石將這首歌採編,請許丙丁編寫歌詞,描述一位鄉下人初到臺北遊覽,搭拖車到公園身上卻沒帶錢的趣味故事,1960 年起在民謠演唱會中由劉福助演出發表。
歌名與歌詞中的「丟丟咚仔」(tiu-tui-tang-a)有許多說法,有語言文獻支持的有兩種。一說是來自賭博時擲銅錢—「丟銅仔」的意思,也有一說,「丟」是過年前打掃家裡、抖平棉被的動作,所以與過年歡樂的氣氛有關。
這首歌在戰後初期更傳唱開來,受大眾歡迎。許石將這首歌採編,請許丙丁編寫歌詞,描述一位鄉下人初到臺北遊覽,搭拖車到公園身上卻沒帶錢的趣味故事,1960 年起在民謠演唱會中由劉福助演出發表。
聲音載體
黑膠唱片 (十吋)
發行編號
大王KLK-60
專輯年份
《臺灣鄉土歌謠全集 (三)》1960~1962
專輯資訊
1960年前後錄音,堪稱許石製作最代表性的一張台灣民謠專輯,收錄許石採編的幾首重要臺灣民謠,請許丙丁填詞,劉福助等錄唱。
其他曲目
來源專案
許石生平研究案 (2019)_臺史博館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