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聲無奈

演出者
許石演唱、太王唱片拉丁樂團伴奏
創作者
黃國隆作詞、許石作曲、許石編曲
內容
在 1959 年「許石作曲十周年音樂會特刊」中,〈思情怨〉作為「新曲發表」,由許石作曲、黃國隆作詞、麗珠演唱。
這首戲劇性的歌曲,到 1966 年歌名改為〈三聲無奈〉,由許石的學生林秀珠以「丁玲」為名灌錄,蔚為流行。林秀珠音聲宏亮、咬字清晰,加上唱片公司老闆—廣播員阿丁動用人脈、全台民營廣播強力放送,讓這首歌紅遍全台,就連原作者許石的也改以「三聲無奈」稱之。
〈三聲無奈〉的曲調可說是變奏自恆春民謠,一般稱為「恆春調」、「台東調」或「平埔調」,最早將該調採集發表的歌曲,是滿州國民學校校長曾辛得發表的〈耕農歌〉,該譜後來改編為台語歌〈青蚵仔嫂〉。而許石的〈思情怨〉則是另外改編而出,曲式結構類似,情調卻大有不同,發表時登載許石作曲、黃國隆作詞,後來以〈三聲無奈〉流行時,唱片公司登載為林金波作詞、黃國隆作曲。
這首戲劇性的歌曲,到 1966 年歌名改為〈三聲無奈〉,由許石的學生林秀珠以「丁玲」為名灌錄,蔚為流行。林秀珠音聲宏亮、咬字清晰,加上唱片公司老闆—廣播員阿丁動用人脈、全台民營廣播強力放送,讓這首歌紅遍全台,就連原作者許石的也改以「三聲無奈」稱之。
〈三聲無奈〉的曲調可說是變奏自恆春民謠,一般稱為「恆春調」、「台東調」或「平埔調」,最早將該調採集發表的歌曲,是滿州國民學校校長曾辛得發表的〈耕農歌〉,該譜後來改編為台語歌〈青蚵仔嫂〉。而許石的〈思情怨〉則是另外改編而出,曲式結構類似,情調卻大有不同,發表時登載許石作曲、黃國隆作詞,後來以〈三聲無奈〉流行時,唱片公司登載為林金波作詞、黃國隆作曲。
聲音載體
黑膠唱片 (十二吋)
發行編號
太王KLA-001
專輯年份
《寶島名作曲家許石傑作金唱片》1969年1月出版
專輯資訊
主打歌曲「鑼聲若響」,由許石編曲,太王唱片拉丁樂團伴奏,收錄12首許石的創作歌曲。
來源專案
許石生平研究案(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