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音聲一百年
:::
首頁 > 研究分享 > 在地傳承一世紀:淡水南北軒的地方展演與當代傳承/翁瑋鴻
字級

在地傳承一世紀:淡水南北軒的地方展演與當代傳承/翁瑋鴻

類別: 文章分享

日期: 2019/09/21

點閱數: 1850

作者:翁瑋鴻

(本文為投稿至「老調新風潮:第2屆聲音的臺灣史研討會」研究分享之文章,經作者本人同意刊登於本站。)


摘要

  距今一百多年前,南北軒於淡水成立,1917年(大正6年),在幾位熱愛戲曲的地方頭人號召下,有志者出錢、出人,購買樂器、聘請戲曲師傅,一群在庄子弟們便學起了傳統戲曲——北管/亂彈。北管作為與神同巡的樂曲,是地方迎神祭典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這些學習北管的子弟們擔任神明駕前的音樂陣頭,為神明服務,不僅展現個人才藝,也有著代表地方的榮耀感,而曲館也成為庄頭裡最早的演藝文化中心。戰後,台灣逐漸進入工商業社會,電視普及、大眾娛樂多元,農業社會時期作為休閒娛樂的軒社活動便幾近低迷、沒落,對照昔日淡水的北管風華,1980年代至2000年中期,淡水的軒社活動幾乎銷聲匿跡,這段時期雖有政府文化單位加以重視,但絕大多數軒社已欲振乏力,後繼無人。

  走過北管軒社的低靡時期,淡水南北軒是少數靠民間力量支撐下來的曲館之一。這段時期的頭人們最大使命是不讓軒社中斷在這一世代,因此努力維持子弟傳統,讓南北軒仍於在地廟會慶典中出陣、排場,也開始從社區積極招生。2010年開始,南北軒延攬著名北管藝師至曲館教學,由新加入的子弟們擔任前後場「登臺復演」,讓原本以戲為主的北管樂,不再只限於曲牌音樂的流傳,而後更配合軒社活動維持兩年一次登台演出。

  北管軒社所蘊含的戲曲文化可說是大眾的音聲記憶,但記憶中熟悉的聲音卻常常習焉不察,多數人熟悉西方音樂演奏風格,卻形容不出台灣的北管與南管的差別。本文以筆者所參加的北管軒社——淡水南北軒為例,以它在北管戲曲的藝術傳承以及社會互動作觀察,並從藝術社會史的角度探討北管軒社在現代社會中的因應與變遷。

一、興盛與沒落:淡水的北管發展史

  淡水的北管子弟團在日治時期極為興盛,從成立的年代排序,以日治明治末年即有紀錄的滬尾淡水軒最早,之後則包括和義軒、南北軒、三樂社、清籟社、共樂社等等。北管之外,也有清弦閣(南管)、淡水青年音樂會(西樂)、同慶社(京調)、華音票房(京調)以及源正興(潮州戲班)等其他戲曲組織,讓淡水的戲曲展演多元而豐富。這些在地子弟軒社活動熱絡,主因在於當地經濟發達與祭典盛行,商家樂意贊助子弟團活動及籌辦祭典經費,或實際號召員工成立專屬子弟團的情形,直接或間接推動當地戲曲發展與傳承。

  淡水的北管發展史,大致上可以淡水軒、和義軒與南北軒為基本脈絡作觀察,三軒不僅對淡水在地的北管發展深具影響,也連帶影響台北地區以及北海岸地區的北管發展,戰爭時期雖有短暫的中斷,但戰後子弟軒社又再度蓬勃發展,相關迎神祭典中熱鬧的北管依然舉行,惟演出配合國民政府的反共藝文政策,政治宣傳的意味大於娛樂休閒功能。

  1960年代之後,大眾媒體與其他休閒娛樂因應而生,取代包含北管等傳統表演藝術的戲曲娛樂,真正欣賞傳統戲曲的人口已銳減、沒落,熱衷戲曲的程度不如往昔。1980年之後部分軒社因儀式性需求改作應聘演出,成為純演奏的職業樂團,表演內容侷限在曲牌的演奏,從原本的劇種成為單一樂種,讓北管逐漸流失戲曲的藝術精華,加上劇本(曲簿)多半不公開流傳,北管的戲曲語言(官話)無法統一等等問題,在各師各教的情況下,相對其他劇種北管自然居於弱勢。曾經貼近庶民生活的北管,長久存在下來習焉不察,隨著社會變遷與藝人凋零逐漸,北管流失於「無形」之虞,似乎成為真正的「無形文化資產」。

  淡水的傳統表演藝術團體,在1980年代之後同樣面臨式微的命運,縱使此時政府已開始著手重視與維護民俗活動與傳統藝術,如舉辦民間劇場、文藝季活動等等,讓傳統戲曲再度開始被各界關注,但其實多數軒社後繼無人早已欲振乏力,早期常登台演出的南北軒與和義軒,在1980年代末期已不再演出。對照昔日淡水北管軒社的風華,1980年代至2000年中期的子弟軒社,幾近沒落低迷、青黃不接,可以說是子弟黯淡無光的灰暗時期。

二、復振與發展:南北軒的子弟登台

  縱使淡水的北管軒社歷經低靡時期,但靠著上一代老子弟的投入與苦撐經營,以及早期有著師承關係的軒社相互支援,南北軒仍能於在地廟會慶典中出陣、排場,努力維持著子弟傳統,成為少數靠民間力量支撐下來的軒社之一。這時期負責實際事務的軒社頭人們,對北管的使命在乎的其實不是推廣與傳承,反而只是單純地希望軒社不致中斷在這一世代。然而,軒社經費靠著幾位頭人苦撐,出陣事宜靠著師兄弟們支援,實在並非長久之計,因此2005年開始積極於社區、學校招生,並由上一代的子弟後代實際投入學習,期望南北軒能夠再度復振。

  根據2009年淡水古蹟博物館委託臺北藝術大學的《淡水無形文化資產報告書》調查,當時淡水的北管團體實際仍有8團尚有活動,多是由資深藝員帶領新進藝員,屬演奏性質的北管樂團。南北軒招生數年,學藝成員約已有十餘名,2009年開始更延攬著名北管藝師邱火榮先生教授戲齣,並結合往來密切的淡水保安社與三芝協和軒成員,歷經一年多的前後場訓練,隔年8月在淡水河岸邊的舊鎮公所後方空地登台公演,演出傳統戲曲慣例作為開台的《渭水河》戲齣,藉此期望重新復振北管戲曲,不過此次公演多屬生手,程度雖非能比擬早期演出,但意義不同,且距離上次子弟登台演出已相隔二十一年之久。

  南北軒的持續復興後,開始有每兩年演出一次的戲曲傳習計畫,由新北市文化局補助部分師資經費,持續學習至今。2012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登錄「北管音樂」為新北市傳統表演藝術類無形文化資產,並以淡水南北軒為指定保存團體,成為淡水唯一的傳統表演藝術無形文化資產。南北軒的戲曲傳習計畫則從2013年逐年開始,定期每年的戲曲後場傳習之外,每兩年一次的公演包括《鬧西河》(2013)、《落花河》(2015)、《三進士》(2017),以及今年(2019)計畫於11月底公演《天水關》。雖然南北軒公演的戲齣,只包括扮仙戲與單一齣北管戲,並非傳統的日、夜戲一檯,實因現今社會參與子弟團的成員多半士農工商,要在業餘時間湊齊相當困難,加上公演一次所花的人力、物力、財力相當可觀,因此在衡量之下,選擇的是盡力學好一齣戲。

  南北軒近十年來的公演歷程,已累積不少舞台經驗,其中2017年適逢南北軒成立一百週年,該年公演的《三進士》爲慶祝百週年系列活動之一,配合軒社遶境與登台公演,結合淡水區公所、淡水古蹟博物館共同合辦淡水環境藝術節,將原本二週的藝術節活動延長為一個月,內容包含藝術踩街、環境劇場、子弟登台與軒社遶境,融合現代藝術與傳統祭典,透過此次合辦藝術節展現集結民間的藝文能量。

三、因應與變遷:淡水南北軒的當代傳承

  南北軒雖然演出經驗逐年豐富,但實際上仍與各地積極復興中的子弟軒社一樣,同樣面臨招生不易的難題,不過其中值得思考的是,軒社往往只考慮單方向的薪傳,反而忽略了應以旁觀者的角度出發,突顯軒社之所以能讓許多早期「憨子弟」投入心力的面向何在,瞭解軒社的戲曲傳承與社會功能同等重要。因為這樣的想法與契機,南北軒近年開始以網路社群媒體(FB 、IG、Youtube)為推廣平台,推廣北管讓社會大眾知道軒社的外部展演之外,同樣也讓外界認識軒社內部活動與故事,改變對北管、廟會與陣頭的刻板印象,當對軒社有了初步認識,有意願參與學習的成員也會陸續加入。

  南北軒近年來也陸續嘗試與不同領域的團體、學校合作,2015年開始與淡江大學表演藝術學程合作,由南北軒於課堂作分享,再由教授帶領大學生們實際參與軒社祭典活動,藉由參加遶境體驗淡水宗教文化,其中更有第一年即持續參與至今的大學生;2016年透過創客計畫進駐淡水古蹟博物館的「得忌利士洋行」,陸續舉辦展覽、夏令營親近大眾;2018 年,於淡水社大、鄧公國小開設短期「北管小學堂」課程,從工尺譜、鑼鼓點教起,讓以西樂為主的音樂課改以傳統北管樂為主;2019年則計畫與舞團作跨領域展演計畫,嘗試有別於廟會陣頭的展演方式。而這些活動的過程,也隨時轉載於網路社群媒體,除了留下多元紀錄之外,也讓北管軒社在未來發展上有進一步的可能性。

結語

  近年來,文化資產與傳統藝術保存觀念備受重視,藉著網路社群媒體的曝光度,北管軒社也開始有復甦之勢,雖然北管或其他傳統戲曲,尚未正式納入學校教育之中,但許多青年學子願意加入學習的行列,讓北管藝術能向下扎根,新一代的子弟也能實際接手地方軒社事務,對未來發展必定有所幫助。淡水的「北管音樂」受政府認證為無形文化資產,反映地方政府對傳統表演藝術的重視,不過北管真正缺乏的,並非由上而下的官方認定機制,而是能否有完整配套的實質計畫,例如協助開設傳習課程、紀錄保存資深藝人技藝、增加表演平台與機會、促進藝文交流的媒介等,最重要的仍是營造適合傳統表演藝術發展的環境,以民間為主、官方為輔的方式,讓傳統北管藝術產生由下而上的自主力與民間活力。

  以南北軒為例,北管傳統表演藝術雖為無形文化資產,但與其相關的文物亦可視為珍貴的有形文化資產,例如總綱(劇本)、戲服、帳冊、曲簿、鑼槓、繡布、旗幟、彩牌與花籃鼓架等等,這方面或許可與博物館或有形文化資產的古蹟空間與歷史建築作連結,規劃出可利用的空間位置,作為展示無形文化資產的微型博物館。一方面能替無形文化資產留下有形文物保存,不致讓其年久失修而頹舊,一方面也能作為表演藝術類的傳承教室、排練場,或作為劇場的兼用性質,達到文化資產活化與保存的實質目的。

前往 首頁 前往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