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音聲一百年
:::
首頁 > 研究分享 > 穿越《圓山附近》的聲景記憶:傾聽基隆河畔的寂靜與喧囂/范欽慧
字級

穿越《圓山附近》的聲景記憶:傾聽基隆河畔的寂靜與喧囂/范欽慧

類別: 文章分享

日期: 2019/09/21

點閱數: 934

作者:范欽慧(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本文為投稿至「老調新風潮:第2屆聲音的臺灣史研討會」研究分享之文章,經作者本人同意刊登於本站。)


 

  人文地理學者段義孚說過:「每一人都處於自己的世界中心,周圍的空間會隨著他身體模式的改變而改變。當他移動和轉向,他周圍前後左右的區域都會隨之移動與轉向。但是,客觀空間也可以呈現出身體的價值觀。」

        聲音,作為地理空間再現的線索,成為歷史穿越的途徑。如何藉由感官的詮釋來與地方進行對話,其實反映出每個世代的記憶。正如梅洛龐蒂所言:「知覺綜合是一種時間綜合,在知覺方面的主題性不是別的,就是時間性。」如果把過去投射到現在周遭,將得到一種歷史的方向。其中所建構的元素除了「時間感」,也有「身體感」,這些部分都跟「生活經驗」有關。

        在不同時代中,主體的經驗視角可以決定環境空間所強調的獨特意義,這樣的詮釋也有所謂的時代共同性,也就是某些集合式的表徵。因此,當我想要展現環境變遷的現象時,我可以透過身體感與時間感的「冥合」(communion),來召喚一段時空對話。基於這樣的想法,給了我創作上的靈感,也希望藉由某些聲音的操控與重現,讓觀者對於習以為常的真實環境,可以產生更多全新的體會。

        身為一位錄音師,我經常在台灣各地錄音,剛開始我關心的都是跟大自然的聲音有關,二十多年製作廣播節目的經驗,也鍛鍊起我的聽功,正如「公冶長懂鳥語」,野地錄音師可稱為現代版的公冶長,比大部分的人更能分辨出自然中的蟲鳴鳥叫。當然,錄音工作也形成個人感官上某種習慣與敏銳度,在打開耳朵聆聽時,我所聽見的不光是自然元素,更是整體聲音的組成,包括人類所製造的產物。也因此可以察覺周遭物種的某些消長,甚至是那些與時俱進的噪音分貝。

        2018年我應藝術家吳瑪悧老師的邀請,參加了第十一屆北美館的台北雙年展創作。因應這次策展主題: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我試著從聲音的角度切入,重新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在創作上,我選擇了2016年在北美館所欣賞到的鎮館名畫: 《圓山附近》作為發想的主題。這是膠彩畫家郭雪湖(1908-2012)於1928年,也就是他20歲時的成名大作。初次見到這幅作品,就深深被畫中靜謐的田園氣氛所吸引,由於畫的名稱是《圓山附近》,也勾起我想要對這幅畫確切描繪地點的追尋。

        於是《圓山附近》就成了我考古的尋寶圖,我首先觀察構圖中的顏色與物種,推敲著畫裡可能的季節與時間。我觀察到裡面的苦楝並沒有開花,排除了春日的想像,設定是夏日的清晨。接著觀察那座明治橋,猜想這幅畫可能切入的兩個據點,一個是從圓山兒童育樂中心的方向遠眺,另一個是從劍潭山的角度回看。其中圓山原本應有的地理紋理,受到捷運與其他公共工程的切割整飭,非常難以重現。因此我決定從劍潭山的步道開始尋找畫家的經驗視角。

        「聲音本身能夠喚起對空間的印象,」段義孚曾經說過。這種跨越時空的現象對應,必須透過身體參與和建構。透過移動,透過聲景的軸線,在空間中所產生的意識與經驗,將從個人與公共中進行對話。聲音成為理解變遷與現實的重要關鍵,並且可涉入了經驗空間的時間。為了找到更深度的答案,我的創作分成了兩個區塊,一個是試著模擬90年前畫作所描繪的可能聲景,另一個則是找出一條寫生的可能路線,讓參觀的民眾,能在2個小時內,穿越90年,走入畫作當中並體會當代的《圓山附近》。

        這是一個大膽假設的創作,首先我在展場中提供了三個耳機裝置,透過畫面與聲音的交融,在偌大的空間當中,還開鑿一面可以提供轉換的視野,人們可以欣賞畫作的同時,望向當代圓山的窗外景色,除了川流車潮,還有橫跨天際的民航班機,在快慢的節奏中,有種被拉長的流動感開始沿著牆壁穿透,蔓生.....在模糊的時間意識所聆聽到的歷史跫音,讓觀者在距離的遙測中,覺察自己的空間位置,這是一個最初的感官連結,然而,這樣的體驗經由創作者的操控與設計,相對是比較單純完整。

        在這段聲景的展演中,我放入台灣北部低海拔初夏的環境聲響,裡面有的五色鳥、竹雞、灰頭鷦鶯、小蟪蛄.....並去除背景噪音,試圖呈現九十年前圓山附近的氛圍。除了要有物種考究之外,九十年前的台北,我揣想是應該沒有太多的車聲。

        台灣最初是在大正九年(1920)才通過「道路法」,明訂了「自動車取締規則」。然而要到了1926年各州才開始有了主要道路,並開始引進更多車輛,還原郭雪湖的創作年代,應該是相對安靜而美麗的聲景。除了沒有太多人為噪音的干擾之外,自然聲景同樣讓人沉醉。我們從1866年英國探險家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航行基隆河的旅行文字紀錄中讀到:「喀喀的蛙鳴與嘶叫的蟲聲劃破寂靜的夜晚。河面時有大魚翻躍,小船上溯,遠方徹夜有踏水車的骨骨聲。河水非常清潔可嚐。」這番描述令人心生嚮往。然而,從水畔到丘陵,今天的《圓山附近》到底剩下甚麼聲音呢?

▲在基隆河畔的高架橋底下卻有如身陷席捲巨浪中,你聽得見自己在那裏嗎?此圖及圖說由范欽慧提供。

        這部份就來到我創作的另一個區塊,現場提供了參觀者兩張疊合的地圖,分別是1928年與2018年。我試圖建構出一條郭雪湖的寫生路線。這條路線將由「中山橋」當作穿越的路線,從北美館過橋後,先來到基隆河畔,在層層疊疊的高架橋下,去聆聽超過九十分貝的聲場環境,接著從北安路走向劍潭山的步道登頂,沿途將會經過《圓山附近》中所描繪的田園風光,已經變成人們各自畫圈起的「生態區」,包括卡拉OK練歌場、羽球場、早操健身區⋯⋯,跟九十年前婦人低頭耕作與土地互動的畫面形成有趣的對照,畫面中曾經出現的南國農作物已經不再生產,取而代之的是各種人類創造的各種旋律,成為當代空間另一種多元的「產物」。當天空的白鷺鷥變成了機械性的鐵鳥,而潺潺水流也由車潮所取代,唯一可以跟郭雪湖經驗連結的,是山頂上風動樹搖的小小絮語。

▲人們在劍潭山上不再耕種,卻創造許多飆歌吟唱,成為山徑上的多元產物。此圖及圖說由范欽慧提供。

▲來到當年的視角,我們仍然可以勾勒出九十年前的線索。此圖及圖說由范欽慧提供。

        接著走向畫面右上方的位置,也就是當年「臺灣神社」所在地,亦即今天的「圓山大飯店」,去感受不同的時空記憶,並接軌劍潭公園,進入另一個「人與自然相遇」的空間,雖然是綠意盎然,卻迎向另一片音量爆表到聽不見任何鳥語的都市角落。

 

        回程我們經過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走過中山橋的另一端,穿越被貨櫃屯置的舊中山橋的橋塚,望著當年捨生救溺的李再春銅像孤單地守護,在切割破碎的畫面中,走回當年的「圓山貝塚」,那最古老的起點。在這裡,人與自然的命題,在耳中所領略到的風景,有著超越視覺的穿透性與想像力,當我們重新閉上眼睛,站在那聲潮席捲的《圓山附近》,深刻感受這個世代的喧囂與寂寞。

 

        這次2018年台北雙年展總共吸引了17萬人前往觀賞,算是近年這類藝術策展活動中少有的熱況,策展主題多為環境議題,與民眾有著切身關係,透過藝術的方式與觀眾互動,刺激思索,促成轉換,這些成果也引起國際很大的關注。而我的參展作品: 《圓山附近:傾聽基隆河畔的寂靜與喧囂》,也配合了五場徒步導覽,我以「公共藝術與環境教育」為研究主題,對參與民眾發了47份問卷。其中針對「感受環境問題」的選項中,有77%認為是「環境噪音」。活動中「覺得最有趣的部份」的題目,有65%認為是「感官的體驗覺察」,有33%認為是「活動安排的巧思」。另外對於「最願意支持環境改變的工作選項」上,有78%是希望「推動聲景聆聽教育,提高民眾環境素養」。另外也有很高的比例,希望推動「禁止在戶外唱卡拉ok」和推動「電動機車」。

        這些成果顯示聲景的環境思索,透過藝術的行動設計,其實是具前瞻力道。傳統地理學者白蘭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主張「歷史」與「自然」具有不可分離的關聯性,他以「思想」與「心靈」(mind)作為人文活動的內在主體與核心。哲學大師牟宗三也強調要以「通體經驗」來感受天地永續。他說:「天之創生萬物之創造性完全由心之創造性來證實。」以心構築的主體,透過感知所產生的仁心,才是建構環境倫理與價值的基礎。因此,透過真實聲景的聆聽,所引發的同理感受與情緒反應,才是讓人對地方產生環境關懷的契機,也正是說明了,結合歷史記憶與聲音聆聽的解說引導,將可以帶來「心動」、「靈動」的經驗,並進而促成更大的「行動」。

 

參考文獻

段義孚《空間與地方:經驗的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頁105。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5),頁408。

龔卓軍 《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2006) 頁78。

劉克襄《福爾摩沙大旅行》(臺北:玉山社,2015)。

001
前往 首頁 前往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