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音聲一百年
:::
首頁 > 研究分享 > 社區感、移動生命、與族裔聲音敘事的交織: 產製【師大的故事Shida Stories】/蔡如音
字級

社區感、移動生命、與族裔聲音敘事的交織: 產製【師大的故事Shida Stories】/蔡如音

類別: 文章分享

日期: 2021/01/23

點閱數: 1182

社區感、移動生命、與族裔聲音敘事的交織:產製【師大的故事Shida Stories】

Podcast Webbing Community Feelings, Mobile Lives and Ethnic Narratives: The Making of Shida Stories, an Audio Documentary and Podcast Project

 

蔡如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etsai@ntnu.edu.tw

 

2016年始,我著手執行一個音頻紀實創作計畫,名為【師大的故事Shida Stories】。簡單來說,這個計畫是以聲音為媒介,podcast為傳播渠道,進行師大周邊故事的創作與紀實。眼尖耳尖的朋友可能會好奇這跟podcast今年(2020)在台灣網紅界的「大爆發」是不是有什麼關係?當年,科技部計畫評審擔心我做podcast「只是在玩自己」(pet project),沒有什麼社會影響力;研究所同學上podcast實作課時,也沒有人抱著當網紅的心情。可說無論是學術界或是學生,當時對podcast都不是太帶勁,也偏向將podcast視為一種網路技術,還無法預見流量、聲量、資本的前景。

我並沒有算到2020年的podcast風潮。我做podcast的動機,出自於我將podcast視為一種具備文化與社會潛能的媒介,這什麼意思呢?這意味作為媒介,podcast的實踐或許可以協助理解多樣的經歷、累積在地記憶、記載生活方式、反思集體共生模式、創造美學與感性、甚至是轉化互動的方式。【師大的故事Shida Stories】的基礎是說故事(storytelling),並且是講在地社區的故事,這個意圖類似在地文史工作者在做的一些事,或是如社區影像紀錄的公民培力行動,差別只是在於傳承與公開的媒介形式,例如透過出版、實體或電子小誌、口述歷史、網路影音、部落格等。

 

1.社區與在地

但為什麼是師大呢?圍繞著怎樣的問題意識?我的立場、位置、及政治呢?

在師大服務是個契機,我當了八年的師大居民,每個月兩萬五的房租,直到第一個孩子出生,約了一堆仲介,發現自己買不起這邊的老公寓。工作在師大,夜晚在附近鬼混,不住師大後,師大依然是我的日常。2010前後,服飾店家、餐廳小吃、遊客的密度都急速增加。幾年下來,我掙了兩個案子,用田野調查、文化研究的方法,探究師大周邊的地景變動跟文化抗爭。

很多「寬鬆與流動定義」的在地人給我機會訪談,像是livehouse的經營者、店員、DJ、餐廳、咖啡店家的老闆、服飾店經營者、居民、租屋學生、社區營造參與者、自救會會長、師大夜市版畫的美術系學生等。過程中,可以感受巷弄裡創業的活力,跑單幫、帶貨的服飾店家特別帶入了全球化的商業連結與視覺刺激;也可觀察到中產、自有自住居民的憤怒,他們安居論述的部署與運動能量留下了決定性的結果,其中一個,是另類、非資本式的社會與文化空間的壓縮與挫敗,像是經營16年之久的livehouse,地下社會的結束。

即使是重視動態、多元經驗、承認創造性的質性研究,學術文體的邏輯、工整要求,難免割捨某些個體經驗,一、兩篇的學術文章[1][2],當然不等同於社區日常經驗。在台北談社區感,需要一個流動與動態的敏感度,儘管我們時常在定義「在地」、「社區」的過程中,企圖找尋某種恆久熟悉的存在。所以,研究做完了,我卻想接住那些溢出研究的生命經歷,重組、放送各種「師大的故事」。

 

2.族裔生命

透過科技部計畫的支持,我開始招募熟悉師大周邊,在附近有活動歷史,有情感與記憶的外國人,邀請她們參與音聲紀實(非影像)作品的錄製,創造師大周遭的族裔空間敘事與記憶,促進多個群體感受移動經驗~留學、交換、移居、移民、移工~無論是在什麼情境或時代背景下。

對某些世代的人來說,「師大有很多外國人」已是一個既定印象,這與自冷戰時期以來,就出了名的師大國語中心有關係。進入全球化時代,跨國移動的管道與動機更多樣,台灣各地都有跨國/在地交織起來的多彩小宇宙。在這個新的時局,「師大有很多外國人」的意義似乎值得細細梳理,「外國人」不該只是視覺景觀,正面或負面的資產,即使她們不在大安區置產,最終也駛向他地,他們(曾經)生活在師大,投注勞力與情感,建立各種關係,這個聲音紀實、podcast的計畫,也是想鬆動「本地人」與「外地人」的框架,座落多重移動、族裔文化經驗的人們。

 

3.讓聲音超克視覺

【師大的故事Shida Stories】目前已上架了六集,每一集運用旁白、訪談、第一人稱等敘事位置,環境音、配樂、混音(蒙太奇)等手法,創造鮮明角色、場景、與註解。並反應語言交替、多口音的日常現實。

說故事的架構,例如一集有兩幕(act)的形式,我參考了美國公廣集團(National Public Radio) 25年下來最具口碑與影響力的節目,This American Life。除此之外,非虛構報導、第一人稱的文化報導也都是我的資源。但每一集的聲材運用與剪輯,尚未有既定模式。以下簡單的介紹每一集的創作素材與目的。

 

 https://soundcloud.com/evatsai/shida-story-1-subcultural-scenes

第一集〈Subcultural Scene次文化場景〉(英語,15分鐘),以兩位居住於台灣超過20年的美籍男性搖滾、龐克音樂人為主角。Scott是次文化圈內公認的「師大之王」,美國南方人,1992年就來台灣,曾加入濁水溪公社、夾子電動大樂隊,透過噪音、另類音樂實踐批判美國文化。曾經認為,在「地下社會結束一天」就是個完美的日常ending,但他也淡然面對師大一切的轉變。這一集的第二位主角,Floaty,是個將地下社會logo刺青於手臂上的男人,地下社會的壁畫出自於他之手,不畫陳腐的吉他圖案,運用象徵感受容器的耳朵。2013年地下社會關門的前一天,他坐望著前來朝聖悼念的年輕人,百感交集。

 

 https://soundcloud.com/evatsai/shida-story-2-shida-park

第二集〈Shida Park師大公園〉(英語,10分鐘)紀錄了一群生活、社交圍繞著整修前(2016年)的師大公園的「典型西方外國人」(expat)。師大夜市對面的小公園跟涼亭是很多「本地人」跟「外國人」都會放鬆、抽煙、喝啤酒的地方,但在2011年的居民抗爭,這樣的行為卻成了引爆點。你以為是文化差異?但其實更像是階級差異。主角Ethan在師大公園交了很多朋友,還發起了超過100場的討論與自學會,他的朋友Alex,在師大公園遇到未來的老婆,浪漫嗎?不,師大公園可不是什麼無聊的浪漫郵輪跟海灘!

 

https://soundcloud.com/evatsai/shida-story-3-indonesian-connection-2017

第三集〈The Indonesian Connection印尼關連〉(印尼語,英語,6分鐘)運用公園、市場的環境音,將焦點放在穿梭於龍泉市場、浦城街公園、印尼商店、跟師大操場的印尼移工與移民。Gita 跟 Didi就住在隔壁巷,她們照顧別人的阿嬤阿公,偶爾互串門子。固定在轉角賣菜的黃阿姨,從印尼嫁來台灣超過30年,久到連家鄉話幾乎都忘了,直到她再度從像Gita跟Didi這樣的移工照護者,聽到熟悉的語言。

 

https://soundcloud.com/evatsai/shida-story4

第四集〈排除的空間Space of Exclusion〉(華語,13分鐘)以「老師大」、新住民、華文作家張志聰為主角。他曾是國語中心的學生,學習華文的過程,像是這些字詞:「敷衍」、「踢皮球」、「雙重標準」、「徒勞無功」,他真正學到的是台灣的政治及官僚文化。20多年前,他將華文應用於寫大字報,抗議師大的保守思維,例如對於身份的盤查。在他的2013著作,《我不要做井底之蛙》,他用平實幽默的方式,交代與各種台灣機構體制交手的經驗。他樂於分享「跟師大吵架的事」,他自在的說台灣的「壞話」,卻不是因為他是個「外人」。他大膽的跟多個民族用「我們法國人」、「我們台灣人」,因為我們的生命有共同的理解。

 

 https://soundcloud.com/evatsai/nottinghill

第五個故事:〈再會,陳姐;再會,師大裡的諾丁丘Farewell Ms. Chen, Farewell Notting Hill〉(華語,15分鐘)。這個故事裡沒有外國人,有的是一個離師大越搬越遠的服飾店經營者。陳姐的店在泰順街40巷,是師大夜市裡一個相對熱鬧的巷弄,店名很倫敦,叫「Notting Hill」,展示櫥窗玻璃上則貼著「東京商品」。陳姐每幾個月固定去日本帶貨,偶爾也會去香港跟首爾,陳姐畢業於實踐服裝設計系,年輕時,曾替(台商)成衣廠做設計,每次飛中國,就有100多樣商品等著她驗收。為何一位服裝設計專業出身的陳姐,會「淪落」到出國帶貨?師大夜市巷弄裡的泡沫商機,讓許多房東順理成章提高租金過了不久,師大居民抗爭商圈的擴張,新的店家離開了,舊的店家因為翻倍的租金不在。陳姐的店,Notting Hill,也就這樣關門。陳姐撐著,直到身體撐不住。她也回不去師大了。

 

https://soundcloud.com/evatsai/shidastory-postapocalyptic

第六個故事:〈末世師大 Post-apocalyptic Shida〉(英語,15分鐘)

本篇的紀實與創作源自於一篇有師大場景的科幻短篇小說,〈The Collector〉(收藏者)。作者是曾經住過台灣的英國科幻作家JJ Green。故事裡,未來的台灣歷經地球暖化極致的浩劫(Peak Heat),生態、制度、經濟,百廢待興。集權的政體將老人們集中,試著從他們的腦中探勘消逝的經驗與過往。本篇的素材除了作者訪談,還有兩個場景的類廣播劇改編。多年前初次閱讀時,我曾經以為書中的浩劫影射了師大的文化抗爭,在Covid-19肆虐的此時重讀,才發現這個未來似乎更近了。

 

以上師大的故事Shida Stories系列,可透過以下playlist連結一併收聽。

https://soundcloud.com/evatsai/sets/shida-story

 


[1] Tsai, Eva. 2017. “Beyond the Residents-Businesses Clash—Urban Movements and Cultural Struggles in Shida, Taipei (2007-2015).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8(1): 25-46.

[2] Tsai, Eva. “Tapping South Korea’ Fast Fashion: The Local and Trans-local Trade-offs of Taiwanese Fashion Entrepreneurs. Visual Anthropology Review. Accepted and forthcoming.

前往 首頁 前往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