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音聲一百年
:::
首頁 > 主題展覽 > 聲音印刷術 > 蟲膠與臺灣唱片業的起點
字級

蟲膠與臺灣唱片業的起點

蟲膠與臺灣唱片業的起點

一整個20世紀,我們幾乎都以圓盤狀的「唱片」來收存具有時間性質的聲音。透過轉動創造時間,再以針頭的讀取,擷取資訊,加以還原成原來的聲音或動態資料。隨著時代的演進,有幾個主要規格:(1)1950年代之前,是「78轉蟲膠唱片」;(2)1960至1980年代是「33轉塑膠唱片」;(3)1990年代,是「光碟—CD」的時代。

  大家肯定對蟲膠比較陌生,這篇就來談,蟲膠唱片在臺灣大爆發的過程。

關於蟲膠

  「蟲膠」(shellac)是一種天然的可塑性原料,是東南亞一種常宿於樹上的膠蟲(學名:Kerria lacca,俗名:紫膠介殼蟲)堆積而成,平時堅硬、高溫下具可塑性,是早期製作精巧飾品、漆膠塗料的關鍵材料。在人工塑膠工業出現前,需要壓塑而成,又必須耐磨、抗壓的唱片,就以蟲膠為主要材質,也以由外往內、每分鐘78轉為公定規格。

  一般來說,蟲膠唱片專供手搖留聲機的鋼針使用,直徑多數是10吋,兩面加起來最多能錄八分鐘。此一規格的唱片代稱為「SP(Standard Play)」。在日本時代,一般市面稱為「曲盤」,早期又有「曲餅」的有趣稱呼。

特許金鳥

  除了前述的標準唱盤外,日本時代還有製作簡化、成本低廉的各類唱片。1925年成立於大阪的「特許唱片製作所」發行、通稱為「金鳥」牌的小型唱片,就是特殊的階段性產品。這種唱片直徑7到8吋,用厚紙壓上樹脂或蟲膠製成,質輕具韌性,包裝紙上還特別註明:「不管用腳踩、用手敲,都不會壞」;更重要的是成本低廉,一片只賣30到50錢,不過並不耐用。
  1926年「金鳥」牌的低價唱片出奇地獲得成功,配合當時所向披靡的歌仔戲和民謠,漸漸在臺灣打開銷路。臺灣歷史博物館變典藏數張不同規格的金鳥牌唱片,有7吋、8吋者,圓標精美,但音軌保存狀況多不甚裡想。

  據說當時金鳥唱片銷售最成功者,為盲人歌手陳石春編唱的地方小調。呂訴上回憶道,陳石春的唱片是在原建設廳招待所(今許昌街)的照相館內錄音。當時〈安童買菜〉、〈桃花過渡〉一時走紅,可說是臺灣首批透過唱片銷售、全臺流行的歌謠,在收藏家的現存古物中,金鳥唱片也製作一批由歌仔戲演員許成家、李玉燕等歌仔藝人演唱的民間故事;1927年,金鳥唱片也邀請新埔樂團的林劉苟等人製作一批〈勸世文〉唱片。

==鷹牌唱片==

  同一時代,1914年就曾大手筆灌錄臺灣音樂唱片的日蓄公司,仍以「鷹牌」唱片持續經營。1926年5月日蓄破天荒在台灣展開大成本的錄音作業,當時承辦日蓄臺灣業務的佰野正次郎,嗅到了歌謠唱片開發的市場,他以轄下龐大資源的日蓄商會為據點,邀集當時臺北城內著名藝旦、北管子弟團或歌仔戲演員,灌錄各類歌謠、北管樂或歌仔戲唱片。自此,以資本營利為中心的本土唱片市場蓬勃發展。

  據後來加入唱片界的陳君玉回憶指出,佰野為了以本土音樂唱片打開市場,相當用心研究臺灣音樂,走訪劇場,廣泛地接觸當時時興的小曲、亂彈、四平和歌仔戲,進而製作北管音樂、山歌採茶和歌仔戲等唱片。

  同一年間,日蓄也使用原屬東洋蓄音器株式會社的「オリエント-駱駝商標」(1912年成立,1919年併入日蓄),出版不少戲曲唱片。1926年12月,該公司在《臺灣日日新報》刊登廣告,宣傳「オリエントレコード」(Orient唱片),並刊登一張汪思明與溫紅塗的搭肩合照,標題為:「新到歌仔曲唱盤 通全島有名之蓄音器店發售」,並有「發音明確、品質優良」等宣傳詞。每張定價1圓,內容包括:「呂蒙正」、「雪梅教子」、「相褒歌」、「白扇記」、「陳三五娘」、「三伯英臺讀書記」、「安童賣菜」等。

==唱片業的大爆發==

  除了故事說唱之外,這時期京調與北管、南管小曲的唱片出品也特別多,二簧、西皮、梆子、吹腔、漢調及小曲等不一而足,多半是由藝旦、京班演員、京調票友等演唱。「藝旦」在早期唱片界扮演特殊的角色,她們演唱的戲曲來源多元,一般被通稱為小曲,有來自江南一代的花鼓調,也有來自或亂彈戲的曲子。由於具一定的知名度,藝旦小曲唱片特別成功。

推薦聆聽

珍藏史料

新製臺灣曲盤

新製臺灣曲盤

臺灣所需之留聲曲盤,凡屬內地歌曲,皆由內地製造。北調南詞,則由中國輸入。當茲銀水高價時,加以奢侈稅,

前往 首頁 前往 頁首